randomwallklx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andomwallklxw

博文

曾庆平老先生离真理还有一步之遥

已有 4752 次阅读 2015-2-11 23: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看到曾庆平的一篇博文《揭秘“万能药”青蒿素的抗衰老机制》,当看到硝酸甘油,过氧化氢,ROS这类名词时,我以为曾庆平发现了衰老的本质和真正有效的抗衰老方式,不过看到他的抗氧化自相矛盾的观点后,我松了一口气。曾庆平老先生离真理还有一步之遥。

 

曾庆平是一位多产的博主,很多冒火花的思想,比如低毒性兴奋刺激,一氧化氮的作用等等,只是此人比较自负,看不上我的评论,禁止我评论。在中医中药为主的大学教书,曾庆平也时刻不忘发扬中药伟大,一篇青蒿素的抗衰老实验似乎踏入到真正的衰老本质,可惜曾庆平读文献太少,还不理解衰老的本质和科学抗衰老的思路。

 

曾庆平认为,青蒿素能够诱导活性氧(或叫自由基),从而产生低毒性兴奋效应,可以抗氧化,所以能够抗衰老。曾庆平认识到了低毒性兴奋效应的价值,但是却没有领会为什么低毒性兴奋效应对身体有好处,身体为什么兴奋,又怎么兴奋却全然不知,实际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专家早就提出了低毒性兴奋效应,只是一直没有搞清楚具体的兴奋机理以及对人体好处是如何形成的。本来青蒿素能够诱导一氧化氮后,合乎逻辑的解释就用已有低毒性兴奋效应解释促进长寿就可以了。可惜的是,曾庆平又使用了一氧化氮能够刺激抗氧化效应,从而错误的意见了低毒性兴奋效应的真正作用,以为抗氧化是抗衰老的黄金标准。

他的致命伤在于只强调自由基有害的一面(诱导细胞凋亡),却忽略了它有益的一面(刺激抗氧化反应)

 

我来告诉曾庆平低毒性兴奋效应的真正机理吧。所谓的低毒性就是指传统认为的对人体有毒的物质,在内源诱导产生的情况下对人体有益,特别是有助于延长寿命。比如雷帕霉素、二甲双胍、阿司匹林、节食、还有运动;如果有心去研究文献,发现以上物质或行为用一个共同的机理来抗衰老,那就是他们都能够诱导体内ROS。一般如曾庆平这样的人都把活性氧看作身体的有害分子,也就是有毒的东西,所以有人把这一现象总结为低毒性兴奋效应。那么为什么会有低毒性兴奋效应呢?继续研究文献,就会发现一大批实验在分别研究了雷帕霉素,二甲双胍、阿司匹林、节食或运动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发现,活性氧有选择性的促进了一些细胞的自噬、或凋亡、或坏死。这说明促进细胞凋亡绝不是自由基有害的一面,恰恰相反是自由基有利于身体的一面,也是低剂量自由基有助于抗衰老的本质所在。活性氧有助于抗衰老的真正机理是:内源性的活性氧(必然是低剂量的)能够促进细胞发生死亡(凋亡、自噬等),但是它们不是让所以细胞都发生死亡,而是有选择的让一些衰老(线粒体功能不全,细胞结构损伤)的细胞死亡,这些衰老细胞的死亡留出特异性空间,机体自身会让干细胞再生,再生更为年轻健康的细胞,从整体上来说,机体更为年轻。这一衰老本质机理可以解释任何的抗衰老实验(如果有人需要,文献我可以给大家列出来)。凡是具有抗衰老作用的药物,都被证明具有抗癌症的作用,其机理依然是一样的。

 

抗氧化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很难有一篇论文或实验证明过抗氧化有助于抗衰老,相反的是大量文献证明了抗氧化提高了癌症的发病率,更是让衰老加速。有那么一帮子生物学研究者,当在没有明确实验情况下去解释抗衰老机制时,都喜欢用抗氧化这样的思路(已经被公认的所以不需要仔细解释,糊里糊涂大家都一样)。

 

曾庆平说:“活性氧刺激抗氧化反应”,我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什么逻辑,我想连一直对抗衰老研究深入的印大中也不明白吧?其实曾庆平就是扯淡,氧化剂刺激抗氧化反应,就类似于用烤火来治疗烧伤,类似于宙斯派阿波罗来拯救法厄同驾驶太阳马车烧焦后的土地。

希望曾庆平好好研究一下低毒性兴奋效应的具体机理和抗氧化的不利于抗衰老的逻辑,也许这样能够让他在青蒿素研究上进一大步。


我列几点思路供曾庆平以后研究参考:

1、如果青蒿素有抗衰老作用,那么一定也有抗肿瘤作用,赶快报抗肿瘤专利;

2、青蒿素抗肿瘤机理还是一样的,诱导活性氧促进癌细胞凋亡。

3、青蒿素应该具有抗炎作用,因为我发现活性氧可以调节炎症反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3543-867417.html

上一篇:淘宝的假货和神药二甲双胍的低调
下一篇:对待柴静《穹顶之下》,不要追问动机也不要辩证分析,只看其结果
收藏 IP: 124.205.215.*| 热度|

3 杨国力 z2361084566 liangz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