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立新 张琳 黄颖:中美欧日韩五局专利报告3450.docx2022年沈阳市国家发明专利报告
█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 陈立新 张琳 黄颖
按照第一专利权人统计,2022年,沈阳市获得国家专利4609项,列国内第26名,专利数量增长率为1%,近10多年(2011-2022)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
附表2.26.1-1 沈阳市历年发明专利数量
年份 | 授权数量 | 增长率 | |
1 | 2011 | 1237 | -- |
2 | 2012 | 1623 | 31% |
3 | 2013 | 1611 | -1% |
4 | 2014 | 1685 | 5% |
5 | 2015 | 2423 | 44% |
6 | 2016 | 2943 | 21% |
7 | 2017 | 3383 | 15% |
8 | 2018 | 2943 | -13% |
9 | 2019 | 3352 | 14% |
10 | 2020 | 3598 | 7% |
11 | 2021 | 4568 | 27% |
12 | 2022 | 4609 | 1% |
注:按第一专利权人统计。
附图2.26.1-1 沈阳市在2011-2022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的数量情况
按照第一专利权人统计,2022年东北大学获得了沈阳市最多的国家发明专利,达778项。另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沈阳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大学、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也获得了较多的专利。
附表2.26.2-1 沈阳市国家发明专利30强机构
机构名称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
1 | 东北大学 | 778 | 1154 | 1157 | 843 | 465 | 621 |
2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345 | 343 | 207 | 200 | 126 | 156 |
3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263 | 140 | 80 | 74 | 2 | -- |
4 | 沈阳工业大学 | 171 | 149 | 130 | 127 | 126 | 189 |
5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160 | 216 | 103 | 164 | 134 | 166 |
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150 | 77 | 51 | 68 | 73 | 54 |
7 | 辽宁大学 | 141 | 136 | 66 | 101 | 72 | 67 |
8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124 | 104 | 51 | 39 | 16 | 26 |
9 | 沈阳药科大学 | 121 | 143 | 60 | 67 | 69 | 59 |
10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120 | 106 | 94 | 61 | 45 | 68 |
11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106 | 127 | 84 | 56 | 1 | -- |
12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2 | 220 | 282 | 187 | 61 | 52 |
13 | 沈阳农业大学 | 90 | 86 | 36 | 40 | 43 | 40 |
14 | 沈阳建筑大学 | 74 | 85 | 75 | 104 | 159 | 152 |
15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65 | 12 | 7 | 11 | 7 | 6 |
16 |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 56 | 47 | 26 | 29 | 43 | 38 |
17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55 | 49 | 6 | -- | -- | -- |
18 | 中国医科大学 | 55 | 19 | 22 | 9 | 6 | 4 |
19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55 | 67 | 82 | 51 | -- | -- |
20 | 沈阳化工大学 | 48 | 33 | 49 | 51 | 109 | 64 |
21 | 沈阳理工大学 | 43 | 96 | 58 | 44 | 44 | 49 |
22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34 | 24 | 29 | 26 | 4 | 1 |
22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33 | 41 | 16 | 15 | 7 | -- |
24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32 | 22 | 7 | 13 | 18 | 18 |
25 |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32 | 30 | 14 | 15 | 14 | 23 |
26 | 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1 | -- | -- | -- | -- | -- |
27 | 沈阳和研科技有限公司 | 30 | -- | -- | -- | -- | -- |
28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26 | 24 | 20 | 10 | 11 | 21 |
29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22 | 14 | 7 | 4 | 9 | 30 |
30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 22 | 5 | -- | 1 | -- | 1 |
注:按第一专利权人统计。
在沈阳市2022年获得的专利中,公司专利约占40%,高校专利约占38%,科研机构专利约占30%,个人专利约占1%。其中共有400多家企业获得专利,每家企业的平均专利为4.33项。
附图2.26.2-1 沈阳市部分机构在2017-2022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的数量情况
从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类(IPC四位编码)来看,2022年沈阳市专利数量较多的技术小类是:数据处理、合金、测试或分析材料、化合物或药物制剂、医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这些小类的专利数量均超过或达到200项。
附表2.26.3-1 沈阳市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30个技术小类
IPC | 技术小类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优势 | |
1 | G06F | 数据处理 | 380 | 387 | 338 | 238 | 149 | 0.82 |
2 | C22C | 合金 | 279 | 216 | 271 | 194 | 141 | 6.38 |
3 | G01N | 测试或分析材料 | 235 | 315 | 185 | 171 | 124 | 1.30 |
4 | A61P | 化合物或药物制剂 | 228 | 211 | 140 | 128 | 106 | 2.20 |
5 | A61K | 医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 | 227 | 205 | 137 | 128 | 105 | 1.83 |
6 | G01M | 静或动平衡测试 | 170 | 109 | 90 | 116 | 66 | 3.90 |
7 | H04L | 数字信息传输 | 152 | 190 | 135 | 126 | 71 | 0.61 |
8 | C07D | 杂环化合物 | 147 | 142 | 86 | 115 | 80 | 2.23 |
9 | C21D | 金属热处理设备 | 140 | 88 | 118 | 110 | 75 | 6.07 |
10 | B01J | 颗粒化催化和胶体 | 137 | 145 | 82 | 97 | 71 | 1.71 |
11 | B25J | 机器人操纵器 | 120 | 71 | 49 | 34 | 16 | 3.33 |
12 | C04B | 石灰或水泥 | 113 | 144 | 81 | 42 | 35 | 1.75 |
13 | C22F | 改变有色金属的物理结构 | 107 | 81 | 56 | 57 | 40 | 8.46 |
14 | G06N | 知识及数学模式计算系统 | 105 | 103 | 39 | 24 | 8 | 0.69 |
15 | C12N | 微生物或酶 | 104 | 85 | 51 | 43 | 31 | 0.96 |
16 | H02J | 供电和蓄电 | 102 | 85 | 48 | 48 | 37 | 1.49 |
17 | F01D | 汽轮机 | 101 | 38 | 10 | 16 | 8 | 10.71 |
18 | C01B | 非金属元素 | 95 | 59 | 35 | 48 | 31 | 2.35 |
19 | G06Q | 电子商务和管理系统 | 92 | 134 | 81 | 36 | 24 | 0.62 |
20 | B22F | 金属粉末的加工 | 90 | 51 | 42 | 42 | 25 | 3.81 |
21 | G05B | 一般控制系统 | 90 | 109 | 85 | 90 | 70 | 1.96 |
22 | C23C | 金属材料的镀覆 | 88 | 81 | 89 | 96 | 52 | 2.75 |
23 | C02F | 水处理 | 87 | 113 | 79 | 72 | 43 | 1.26 |
24 | G06T | 图像处理 | 86 | 124 | 70 | 63 | 61 | 0.67 |
25 | B23K | 焊接及热切割 | 83 | 97 | 59 | 38 | 47 | 1.74 |
26 | C07C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81 | 58 | 47 | 38 | 74 | 1.48 |
27 | A01P | 杀虫剂或除草剂 | 78 | 79 | 36 | 34 | 60 | 4.01 |
28 | A01N | 动植物体的保存或杀生剂 | 77 | 76 | 37 | 32 | 59 | 3.32 |
29 | G06V | 图像及视频识别或理解 | 74 | -- | -- | -- | -- | 0.58 |
30 | B22D | 金属铸造 | 73 | 62 | 89 | 73 | 46 | 4.96 |
注:按第一专利权人统计。优势指2022年某一技术小类相对其他技术小类的优势。该值大于1.00表示具有相对优势,否则不具有相对优势。
2022年,沈阳市在汽轮机、金属粉末的加工、机器人操纵器、非金属元素、金属热处理设备、静或动平衡测试、无环或碳环化合物等小类上增长较多,增长率为166%至40%。这表明沈阳市在大力发展汽轮机等技术。
从优势指数来看,沈阳市在汽轮机、改变有色金属的物理结构、合金、金属热处理设备、金属铸造、杀虫剂或除草剂、静或动平衡测试等技术类别上具有相对优势,优势指数超过或达到了3.9。可见沈阳市在汽轮机等技术小类上有较强的优势。
按照第一专利权人统计,2022年沈阳市专利数量较多的领域包括:材料化学与纳米、金属成型加工、物理测量、分离与混合加工、有机化学,这些领域的专利数量均超过或达到200项。可见,沈阳市专利技术研发和布局的重点在材料化学与纳米等技术领域。
附表2.26.4-1 2016-2022年间沈阳市部分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
技术领域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
1 | 材料化学与纳米 | 767 | 712 | 688 | 579 | 446 | 528 | 472 |
2 | 金属成型加工 | 637 | 524 | 468 | 428 | 358 | 469 | 448 |
3 | 物理测量 | 331 | 291 | 220 | 239 | 178 | 177 | 161 |
4 | 分离与混合加工 | 331 | 340 | 184 | 197 | 170 | 162 | 161 |
5 | 有机化学 | 249 | 230 | 162 | 169 | 168 | 141 | 127 |
6 | 药品与化妆品 | 246 | 225 | 144 | 138 | 120 | 113 | 120 |
7 | 材料测试 | 235 | 315 | 185 | 171 | 124 | 117 | 123 |
8 | 发动机与泵 | 218 | 131 | 86 | 115 | 87 | 147 | 93 |
9 | 化工 | 207 | 250 | 208 | 157 | 131 | 149 | 142 |
10 | 物理信号与控制 | 196 | 216 | 147 | 140 | 108 | 152 | 127 |
11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193 | 104 | 96 | 83 | 68 | 45 | 20 |
12 | 农业与食品 | 189 | 182 | 99 | 89 | 124 | 113 | 108 |
13 | 一般机械与武器 | 175 | 90 | 83 | 103 | 94 | 100 | 97 |
14 | 建筑与采矿 | 166 | 167 | 133 | 131 | 195 | 222 | 220 |
15 | 发电与输变电 | 160 | 148 | 119 | 117 | 93 | 101 | 90 |
16 | 铁路船舶与航空 | 160 | 92 | 65 | 49 | 58 | 68 | 59 |
17 | 非金属成型加工 | 129 | 84 | 64 | 60 | 45 | 79 | 58 |
18 | 数据与图像识别 | 125 | 158 | 87 | 57 | 21 | 30 | 15 |
19 | 生物化学 | 123 | 106 | 65 | 55 | 47 | 39 | 51 |
20 | 网络协议 | 110 | 135 | 90 | 84 | 49 | 48 | 31 |
21 | 人工智能 | 105 | 103 | 39 | 24 | 8 | 14 | 6 |
22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100 | 120 | 75 | 44 | 38 | 58 | 29 |
23 | 制冷制热与照明 | 97 | 89 | 76 | 79 | 96 | 86 | 71 |
24 | 光电测量与核物理 | 93 | 94 | 70 | 64 | 49 | 59 | 50 |
25 | 管理系统与电商 | 92 | 134 | 81 | 36 | 24 | 39 | 23 |
26 | 电气元件与电路 | 91 | 96 | 70 | 72 | 85 | 109 | 111 |
27 | 图像处理 | 86 | 124 | 70 | 63 | 61 | 48 | 28 |
28 | 包装与储运 | 85 | 67 | 45 | 64 | 82 | 104 | 68 |
29 | 医疗与护理 | 83 | 77 | 51 | 39 | 54 | 41 | 30 |
30 | 有机高分子 | 80 | 87 | 77 | 68 | 91 | 76 | 70 |
注:按第一专利权人统计。
从专利技术领域的相对构成来看,2022年沈阳市具有优势的领域是:材料化学与纳米、铁路船舶与航空、发动机与泵、金属成型加工、药品与化妆品、计算机辅助设计、物理测量,其占同领域国家专利数量的1.59%至1%。沈阳市的劣势领域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元器件、数字信息传输、广播电视与电话、光学与摄影、计算机接口,其占比较低。
附表2.26.4-2 2022年沈阳市的相对优势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 沈阳市 | 国家局 | 份额 | 名次 | 相对优势 | |
1 | 材料化学与纳米 | 767 | 48246 | 2% | 11 | 2.75 |
2 | 铁路船舶与航空 | 160 | 11318 | 1% | 12 | 2.45 |
3 | 发动机与泵 | 218 | 15855 | 1% | 11 | 2.38 |
4 | 金属成型加工 | 637 | 48858 | 1% | 19 | 2.26 |
5 | 药品与化妆品 | 246 | 22764 | 1% | 14 | 1.87 |
6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193 | 17902 | 1% | 18 | 1.87 |
7 | 物理测量 | 331 | 33174 | 1% | 16 | 1.73 |
8 | 有机化学 | 249 | 29122 | 1% | 19 | 1.48 |
9 | 一般机械与武器 | 175 | 22768 | 1% | 23 | 1.33 |
10 | 材料测试 | 235 | 31202 | 1% | 25 | 1.30 |
11 | 物理信号与控制 | 196 | 28465 | 1% | 21 | 1.19 |
12 | 分离与混合加工 | 331 | 53936 | 1% | 32 | 1.06 |
13 | 农业与食品 | 189 | 32605 | 1% | 32 | 1.00 |
14 | 非金属成型加工 | 129 | 22845 | 1% | 32 | 0.98 |
15 | 化工 | 207 | 38320 | 1% | 31 | 0.94 |
16 | 发电与输变电 | 160 | 29897 | 1% | 30 | 0.93 |
17 | 生物化学 | 123 | 23944 | 1% | 28 | 0.89 |
18 | 医学诊断与外科 | 65 | 12672 | 1% | 23 | 0.89 |
19 | 数据交换网络 | 71 | 15436 | 0% | 21 | 0.80 |
20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100 | 21928 | 0% | 27 | 0.79 |
21 | 建筑与采矿 | 166 | 36668 | 0% | 35 | 0.78 |
22 | 医疗与护理 | 83 | 18981 | 0% | 30 | 0.76 |
23 | 制冷制热与照明 | 97 | 23913 | 0% | 32 | 0.70 |
24 | 网络协议 | 110 | 27284 | 0% | 21 | 0.70 |
25 | 人工智能 | 105 | 26427 | 0% | 25 | 0.69 |
26 | 光电测量与核物理 | 93 | 23977 | 0% | 33 | 0.67 |
27 | 图像处理 | 86 | 22396 | 0% | 31 | 0.67 |
28 | 数据与图像识别 | 125 | 34252 | 0% | 31 | 0.63 |
29 | 管理系统与电商 | 92 | 25521 | 0% | 31 | 0.62 |
30 | 计算机一般部件 | 42 | 11913 | 0% | 22 | 0.61 |
注:按第一专利权人统计。份额指某一专利领域的专利数量与同领域国家专利数量的比值。名次指某一省市区在某一专利领域的专利数量的国内排名。相对优势指某一省市区在某一专利领域的份额与其全部专利占国家局专利份额的比值,是某一技术领域相对其他技术领域的优势,该值大于1.00表示具有优势。
一、专利年度指标排名靠后。2022年,沈阳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609项,位居国内地级市专利50强中的第26名;专利数量的增长率为1%,近11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分别位居第42名和第50名。另外,每亿元GDP伴随的专利产出数量达到了0.64项,位居第26名;表明沈阳市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还不是很高,属于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属于技术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沈阳市每万人的专利产出数量达到了5.1项,位居第38名;表明沈阳市劳动人口中的技术研发人员比例较低,各机构的研发能力不强。总之,沈阳市在专利年度指标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二、企业是专利研发的主体,高校是专利研发的重要力量。2022年,东北大学获得了沈阳市最多的国家发明专利,达778项。另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沈阳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大学、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也获得了较多的专利。在沈阳市2022年获得的专利中,公司专利约占40%,高校专利约占38%,科研机构专利约占30%,个人专利约占1%。其中共有400多家企业获得专利,每家企业的平均专利为4.33项。可见,沈阳市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强,并且高校在专利研发中具有较强的实力。
三、材料化学与纳米、铁路船舶与航空、发动机与泵、金属成型加工、药品与化妆品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相对优势。从IPC小类来看,2022年沈阳市专利数量较多的技术小类是:数据处理、合金、测试或分析材料、化合物或药物制剂、医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这些小类的专利数量均超过或达到200项。沈阳市在汽轮机、改变有色金属的物理结构、合金、金属热处理设备、金属铸造等技术类别上具有相对优势。从专利技术领域的数量构成上来看,2022年沈阳市专利数量较多的领域包括:材料化学与纳米、金属成型加工、物理测量、分离与混合加工、有机化学,这些领域的专利数量均超过或达到200项。从专利技术领域的相对构成上来看,沈阳市具有优势的领域是:材料化学与纳米、铁路船舶与航空、发动机与泵、金属成型加工、药品与化妆品,其占同领域国家专利数量的1.59%至1.08%。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梁立明教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武夷山研究员对本报告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向以不同形式对本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1-29 0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