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国、美国与欧洲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报告博客版97.docx
2018年中国、美国、欧洲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报告(附录第一部分)
中美欧日韩五局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小组
近年来,北京市专利发展很快,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主要专利指标排名靠前。北京市的专利数量多,2018年北京市获得国家专利4万多项,位居国内省市区第二名。但是数量增长放缓,2018年增长率仅为1%,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分别位居第21名和第16名。另外,每亿元GDP伴随的专利产出数量达到了1.68项,位居第1名,超过上海、浙江和广东,表明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技术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每亿元RD研发投入的专利产出数量达到了29.7项,位居第2名,仅次于广西,表明北京市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较高。每万人的专利产出数量达到了24.0项,位居第1名,远远超过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表明北京市劳动人口中的技术研发人员比例相对较高。而第二名上海的每万人专利产出数量仅为9.3项,可见北京市拥有较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司集团总部,因此在主要专利指标上具有较强的优势。
二、专利研发主要集中在海淀区。2018年,北京市获得国家专利4万多项,其中海淀区的专利最多,占北京市专利总量的47.6%,达2万多项,超过深圳市。整体来看,北京市的发明专利高度集中在海淀、朝阳和西城这3个城区,2018年获得的专利数量共占北京市总量的78%,是北京市专利研发的重要区域。而其他城区的专利研发数量相对较少,表明北京市的专利研发在地理分布上是极度不均衡的。
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形成技术垄断。从IPC小类来看,2018年北京市在烃油裂化(占国家同类专利的比例为50%)、地球物理(43%)、钻探(31%)、数据处理(26%)、电子商务和管理系统(24%)、数字信息传输(22%)、颗粒化催化和胶体(21%)、显示控制的装置或电路(21%)等技术类别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说明在烃油裂化、地球物理、钻探等技术类别上的专利研发主要集聚在北京市。
从技术细分领域来看, 2018年北京市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物理测量、化工、材料化学与纳米、建筑和采矿、分离和混合加工作业、无线通信网络共7个领域上获得了大量的专利,均超过2000项。这反映了当前北京市的专利结构是以信息技术,以及材料和加工制造技术为主的,符合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国情。
2018年,北京最具优势的领域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占国家专利数量的30%,是广东省的二倍。这与北京市汇聚了全国大量的计算机和软件人才是直接相关的,符合未来北京市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北京市长期大力发展计算机和软件产业的体现。
四、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利实力较强。2018年度获得专利授权最多的前100家北京市机构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数量占了一多半,其中科研院所有30多家(中国科学院的下属研究所有10多家),高校有22家。可见,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北京市专利研发的重要力量,其中高校专利占北京市专利的17%。例如2018年,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专利数量均超过1000项。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梁立明教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武夷山研究员对本报告的支持、帮助、建议和意见。同时也感谢对本报告做出贡献的一些审阅者和讨论者,包括武汉大学张琳教授、武汉大学黄颖副教授等学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