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科研项目论证中的逻辑关系 精选

已有 8460 次阅读 2021-9-1 07: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项目论证中的逻辑关系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虽然退休多年,依然会应邀阅读一些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或者答辩汇报材料,常常发现一些青年申请者对主体内容中的逻辑关系表述不清而影响项目的最后结局。我想,当今的大学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有的还有博士后科学研究和出国科研经历,如果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科研项目申请书中主体内容的逻辑关系不应该成为一个大问题。当然,现在有的年轻人不太注重中国语言文字功底的学习训练,导致在表述逻辑关系方面欠缺是另外一个话题《刘庆生,看科学家博文,谈文理兼备,科学网,2013年12月16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申请人费尽周折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新的项目选题,然而由于论证内容逻辑关系不清,导致函评专家和会评专家看不太明白,从而让项目评价丢分那就太可惜了。反之,项目论证内容的书面文字具有良好的逻辑关系表述也会打动评审专家而获得成功。

一个基础科研项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的核心内容可以粗分为两大块:第一部分:立项依据,这部分内容主要在充分调研前人(包括自己)成果基础上告诉同行专家,这个选题为什么值得做,有哪些与同行不同的具有创新价值的东西。这部分内容阐述也会涉及一些逻辑关系问题,例如选题的历史沿革不能前后颠倒,不能轻重分不清,判断领域内同行贡献要客观公正等。此外,这部分内容还会涉及科学问题遴选中的逻辑关系论述。

第二部分:研究目标→科学问题(内容出现在立项依据部分)→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研究路线→预期成果。这部分内容的逻辑关系比较重要,也容易混淆。我是这样理解和表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目标位于最顶端层次,有点像我国许多大学规划若干年内建成???水平的大学。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办学目标是:“在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来自学校简介)如果是偏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研究目标似乎更明确,就是为了解决某些“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区别于技术研发)。接着要清晰地阐述为了实现目标中几个科学问题,当然,科学问题的选择内容首先出现在“立项依据”部分。当出现几个科学问题时还要注意依据逻辑关系选择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及研究目标与科学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述。准确地遴选出符合研究目标的科学问题一定要依靠研究积累《刘庆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科学问题与关键问题,科学网,2013年2月22日》。我多次强调博士研究生期间经历的科学研究过程质量往往比急功近利地发几篇一般论文更重要《刘庆生,研究生要注重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网,2019年12月6日》。

遴选好了科学问题,接下来就应该围绕“科学问题”设计研究内容了。如果设计多个研究内容,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很重要。以设计三个研究内容为例,逻辑关系大致为:首先研究??(第一个研究内容);然后才能实施??研究(第二个研究内容);最后研究什么??(第三个研究内容)。当然,这三个研究内容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反馈的逻辑关系,要给评审专家展示经过三个清晰逻辑关系的研究内容的实施基本可以实现项目设定的预定目标。紧接着就是设计研究方案、研究路线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这三者之间逻辑关系应该是:依据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路线,而研究方法为实施研究路线服务。研究方法不能务虚,需要务实,包括采用的分析流程与相关设备确保数据准确可靠,计算和数值模拟的物理数学模型等都。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似乎比较清楚。最后才是预期成果展望,要给评审专家这样的逻辑关系印象:有了前面的研究过程,获得预期成果应该是水到渠成,尽管研究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新问题,这是基础研究项目具有的探索性质决定。

毋容置疑,一个高质量的项目论证材料主体内容中的逻辑关系表述主要取决于申请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功底,秀才遇到兵,有理要说清,其中逻辑关系就很重要。我们常常为那些科学大家报告内容与演讲才华而折服,这其中就涉及他们报告内容中清晰的逻辑关系表述。所以,平常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同行专家报告应该全面关注“报告内容”、“演讲风格”和“口语(包括肢体语言)表达”中的逻辑关系。这样才会使你出席学术会议的收益最大化,而不仅仅获得一点专业知识和结识同行。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

2021年9月1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02295.html

上一篇:广州印象
下一篇:名师出高徒
收藏 IP: 59.172.117.*| 热度|

9 黄永义 冯培忠 杨婵 关勇军 曾杰 姚伟 张利华 左小超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