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导师在选择学生,同时也有亲友委托帮他们找导师,从两个角度来看,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没有最好,只有合适。在读期间,研究生和导师有点象工作上的老板与职员,也有点象朋友。因为研究生不是职员,你不能随便辞退,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你还得负担一些责任,你需要培养。
亲友说,希望帮忙联系最好的导师,那么最好是怎么定义呢?是领导职务最高?还是学术论文最多?还是项目最大?还是对学生最好?发钱最多?还是指导学生时间最多?
如果一个学生希望有自己的思想,或者希望能够有时间去外面实习一段时间,我想导师那里宽松一些是最好的。
如果一个学生希望导师能负最大责任,自己在校能够得到最多的指导,学术有很好发展,我想导师年轻一些,多有时间关心学生,导师自己有想法,可以亲自指导学生去做是最好的。
如果一个学生很希望读书期间,能独立生活,可能对于导师发补贴是比较关心的。
有人会辩解,以上都可以集成到一个人那里,但是这样的情况是很少的。我想在某种程度上对不同情况妥协一下,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也就是合适为好。
对于导师选择学生,学校排名?专业对口?专业基础?数学?英语?待人?学习态度?是否读博?对导师研究方向的兴趣?家庭情况?男女?也是很多的因素。似乎也是建立在合适的基础上。即使复试组都觉得很好,但是如果他对你研究方向没有兴趣,似乎也不能招。
从作为导师角度来看,对于考研学生,目前最好多了解所考专业的导师情况,包括研究方向、导师人品、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业绩、导师学生的反馈等等方向了解,可以发邮件,也可以实地考察,如果选中某导师,可以提前邮件沟通,或者面谈。目前导师名额很紧,很多大家都说好的导师,免试学生已经快招满了。但是也有的导师会拖到面试的时候来确定,要等到最好的学生。究竟如何是好,没有一个明确的准则,个人把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45-542473.html
上一篇:
儿子问妈妈小花猫在哪玩电脑喝奶?下一篇:
高考选择专业的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