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技术在线上又一次见到了关于松下公司锂离子电池的报道,详见网址http://china.nikkeibp.com.cn/news/elec/49989-20100204.html?ref=ML。松下将从2012年度开始量产负极材料采用硅系合金的锂离子充电电池。该电池为笔记本电脑用标准的“18650”尺寸(直径18mm×高65mm)电池单元,容量高达4.0Ah。现行相同尺寸单元的业界最高容量为3.1Ah,新款电池单元的容量大幅增加了近30%(图1)注1)。
图1:通过在负极采用硅系合金加速了容量的增加速度 采用硅系合金的单元拥有4.0Ah的容量。与该公司负极材料采用石墨的原产品(NCR18650A)相比,容量可增加近30%。此前容量增加速度的年增加率约为11%,而此次的年增加率相当于18%。正极材料采用镍系合金。 |
看到这个这个报道的瞬间大脑中又一次莫名的兴奋,虽然不是中国的企业做的工作,但的确为提高锂离子电池容量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兴奋的感觉瞬间消失之后,也产生了淡淡的忧思。我们姑且不论松下公司的这款产品是否最终获得市场认可,仅仅从此篇新闻报道来看,中国的电池企业、中国科研的机构,也包括我自己是否应该从中读到些什么启示,感悟到一些什么呢?
首先,日本松下公司经过硅基合金材料的实验室基础研究,再提升到产业化量产,这一过程至少经历了五年到十年的研发历程。先不论研发的费用是否庞大,但从耐得住寂寞的角度就值得人尊敬。对比中国的锂电企业当然包括所谓大型锂电池企业,有几个真正把研发当成是企业的生命了呢?短平快的科研能解决企业长期具备持久的竞争力吗?能获得国际同行的尊重吗?
其次,对科研机构的启示。无论是中国的中科院、高校、企业研发中心,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也是不少的,不是很多企业喊出了现在中国企业“不差钱”吗?既然不差钱,那么多的科研经费,有多少促进了企业技术发展、支撑了行业进步呢?
再次,究竟什么的科研体制能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开发”的这一标准流程能理顺呢?目前中国的科研机构(中科院和高校)非常提倡“创新”,因此,大家搞的科研以“文章”马首是瞻,大量的钱花出去了,但没有能产生有实际效用的技术。而衔接“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之间的“技术开发”(所谓的中试),高校一般是没有资金实力独立完成的;即使有企业具有实力也勇于冒险进行中试,由于双方认知标准等方面合作也很难顺畅。另外,搞中试和产业化开发需要技术人员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高校和科研院考核的是论文,谁有心思整天泡在企业里流汗-流血呢?大企业从基础到产业化进行独立研发,目前的中国又是不现实的(虽然日本企业是成功的)。真的没有好的运作模式可以施行吗?
今天,就先想到这么多,贴上来与大家交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