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同学打电话过来问我,说他的表弟要考研,现在在纠结是报专业型还是学术型的,我简单的问了下他是想读博还是读完硕士出来工作,他说他表弟自己也不知道。然后我以个人的理解给他讲了下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区别,然后给出建议是读博就去报学术型,工作的话学术工程都可以。今天仔细想了下,发现自己还是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理解不是很到位,因此查阅点资料,并将个人的一点心得总结出来,希望大家能了解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区别。
我国自1991年就有了专业学位,然而长期以来,专业型硕士教育相对学术型硕士来说一直未被重视,同时规模比较小,特色不明显,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不是十分明晰等原因,大众对专业硕士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直到2009年,国家逐年加大了专业型硕士的招生力度,一方面出于缓解本科生毕业就业难问题,一方面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做出的改革。
然而国内高校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高校只能借鉴国外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法以及国内较为成熟的学术型培养方法进行统筹,拿出较为详尽的培养模式。当然,在这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如同虚设。国内高校的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很多都是借鉴学术型的培养模式,只是相应的把对学生的要求有所降低。以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学术型硕士学制3年,专业型硕士学制2年,他们在培养上面没什么本质区别,唯一区别是专业型是两年的。那么第一年的很多培养时间是在修学分上理论课,第二年专业型的学生开始求职找工作,因此单纯花在科研上的时间上就显得很有限。这也就是很多学校对专业型硕士不设定论文发表要求这一门槛的原因所在。
第二,实践环节严重缺乏。实践环节是专业和学术的本质区别,而众多高校在这一块是没有做好的,当然造成这样一个情况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当前多数工科专业的导师招生条件是以课题作为支撑的,因此在硕士生的研究方向本身已经定死了,而且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方面,对于高校的更多是学术型研究为主,造成学生没有机会去企业进行实践;第二是学生的培养时间相对学术型要少,造成相应的实践工作由于时间因素而无法开展,同时很多学生多少存在不着地气的感觉,对于生产一线不愿意去;第三是企业本身,他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为了学生的安全和技术问题,他们不太愿意接纳学生去实践。即便去企业实践,公司想着安全等因素也是让学生如何舒服,真正能将自己所学和企业有机结合其难度很大。
第三,认知度高而认同度低。经过国家几年的宣传和摸索来看,专业型硕士的认知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社会的认同度方面却是不尽人意的。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长期学术型硕士教育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从老师,到学生,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有个老师对专业型硕士直接都不敢招,他是做材料腐蚀的,单纯的腐蚀都是400多天,还不包括后期的分析测试和撰写论文工作,因此让两年的专业硕士去做这一工作是无法在规定的毕业时间完成的。读专业型硕士的学生中学生型调剂生占据一定比例,同时在报考时专业型的难度明显要比学术型的低,因此他们内心来说本身对专业型抱以消极态度。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招,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规模会逐步增加,在目前有限教育资源配置下必然会暴露越来越多的问题。然而,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如何提高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这是区别学术型的本质,这就有待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实践。通过企业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其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更能够从企业内容了解其运作管理规律,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等。目前专业实践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对接受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培养的认可度与积极性。
当然,很多学校的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在时间的培养上是一样的,因此,和学术型无明显的差别。然而,专业型相对学术型在奖学金设置上有很大差异,造成专业型硕士奖学金寥寥无几,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转博问题上(以本校情况为例),学术型硕士在研究生一年级结束后可以提交申请,申请直博,然而专业型硕士只能在毕业学年,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可以获得读博机会,相对来说,直博考试比博士生招考的要求要低,因此,学术型转博的相对机会很大。这些都是学术型享受的优惠政策,专业型是无法比拟的。
从目前的大的趋势来看,专业型硕士的比例将会逐步提高,直到学术型与专业型1:1为止,因此,对于那些喜欢科研的人来说,我还是建议去读学术型,走科研道路。虽然前面专业型的报考难度低,录取更加有优势,而相对学术的培养周期短,但是读学术型不会出现中途再去花很大的精力准备考博,这样在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在一个方向是聚焦,后期定会越走越好。对于只是想读完硕士之后找工作的人来说,其实学术型专业型在目前的国内来看差别不大,对于有的学校学术型3年,专业型2年的来说,选择专业型或许是不错的,因为同级的学术型毕业时,专业型已经有一年工作经验了。无论如何,上述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肯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最终选择学术型还是专业型还得自己去把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