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lehi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blehit

博文

科研人员的创新和发展思考

已有 4504 次阅读 2012-5-2 22: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钱学森, 创造性

 

创新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自钱学森同志发出了这一问题后,创新成为大家很关注的一个话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研读了钱学森传、冯卡门传,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科研、如何创新的?发现这些人没有太写文章,大部分时间在做试验。说实在的,我现在做的很多工作和钱学森同志做的很类似,空气动力学、控制理论等等,看他做的东西相对轻松。他们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做一些发动机的试验。冯卡门还建立了一个公司,不过经营不善转让了,他给军方作顾问,提出解决方案,军方给他们的经费也没有经过很多评审和竞争,直接争取就拿到了;钱学森跟着其他人做火箭试验,也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实验室,差点儿把自己炸死,后来跑到了一个山谷里面做试验了,现在成为JPL的地方。他们研究东西很执着,没太有功利性,因此有创造性。他们两位都是杰出人才。

我们现在的科研人员待遇比以前要好了,人也多了,应该能有很好的发展。可是我们自己内部出现了一个问题,缺乏杰出人才。

应该如何办呢?国内给的经费不足?学校给的待遇不高?还要什么?我觉得核心是科研人员自己要自省,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

1.年轻人要不怕受压迫、不怕受剥削、不怕啃硬骨头。年轻的时候必然要依靠一些大树,才有可能有事情做,不要看着别人拿到很多经费就红眼,自己做了大部分工作而经费很少。摆平心态,争取到项目的人在分割项目中肯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大家看看APPLE,除了设计部分其它全部由别人代工,而APPLE自己拿走了大部分的利润,代工厂拿到的利润极少,代工厂还要争着去争取作代工,年轻的时候大家就是代工厂。项目中好做得部分别人已经自己做了,剩下的就是硬骨头,自己不啃硬骨头那么也没有机会参与大型项目;别人给自己的部分经费肯定不会充足,因此不要怕受剥削、压迫,给别人打工别人肯定要利润,慢慢发展自己做了负责人就好了,这是一个生态系统,想毁掉它几乎不可能,并且这个生态系统不是中国或者科研界独有的,世界上的大部分组织都是如此。

2.多做实事,少玩虚的。有了试验容易出现新的思路,试验做深做透。

3.如果自己把搞研究作自己的事业,尽量在早的时候得到高级职称,发展的越早机会越多,这是马太效应在作怪。如果搞科研只是一个职业,那就不要纠结与职称什么的,自己做项目挣钱要不学校的那点死工资好得多,如果真有想法,出去自己办个公司更好,也不要和别人争一个职称的位子了。

4.真正能成为杰出人才的人肯定是少数,这一部分人大部分是真心的热爱研究,基本上不会太考虑待遇、职称什么的问题,反而会容易出成绩。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5.我的老师在我评教授之前告诉我: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像一位教授了,那你就能评上教授了。当然这个教授是严格要求的教授,而不是最低标准的资格。

6.当前我们国家的问题太要求平均和公平,时间差不多到了就要评教授,学校就要给指标,导致教授头衔满天飞;经费要评审、评估等,导致真正的杰出人才拿不到大的支持,无法快速发展。对杰出人才的倾斜是必要的,在一个人没有杰出之前是没有证据证明其杰出的,但是拿到大量资源就容易出成绩,这个道理大家都容易理解。现在NSFC也出了青年基金,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科研人员要冷静思考,火气很大认为大家对自己不公平是没有意义的。也希望广大科研人员想想,如果自己某日身居高位,如果处理这些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2305-566238.html

上一篇:关于高校评职称------兼谈武汉某大学打人事件
下一篇:要不要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
收藏 IP: 218.249.35.*| 热度|

2 刘进平 王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