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走错路,希望孩子少走弯路,所以常常替孩子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为这孩子操碎了心”。令家长郁闷的是,孩子们似乎不领情,担心什么偏就发生什么,希望什么偏就实现不了,厌学泡网离家出走的自不必说,表现好些的孩子小考优秀、大考必败,还有“老师的孩子不学习,医生的孩子爱生病”,更微妙的是,医生家长擅长治疗什么病,孩子就得那种病~ 以上种种,都让父母失望至极并有强烈的挫败感。——这正是孩子们无声的抗议:你不让我自己选择,让我很气愤很无奈很有挫败感,那么我也让你气愤无奈和挫败!只是孩子未必可以直接地表达,于是通过种种方式曲折地反抗了,他们想说的是:“让我做自己!”
细想想,如果一生都完全听从别人的安排,哪怕是“正确”的安排,那也不是自己在活着,自己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考几分、得第几名、挣多少钱、开什么车,而源于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当父母把所有事情都包办了,孩子自己的意志在哪?自己的成长空间在哪?所以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说:“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父母或许会担心:“孩子没有人生阅历,考虑不周,选错了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那就没有后悔药了!”事实是,成与败都是孩子成长的养料。“人在试误中成长”,摔跤也是必修课,天下的父母都知道这一点,所以虽然孩子受伤会心疼,却都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行走和奔跑。别的事情也一样,长辈可以传授经验,但经验是不能取代体验的,有些事,只有经历了才明白、才学会。何况,对与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只是立场与观念的不同,父母就一定对么?按曾奇峰的说法,“杀死自己孩子的生命”本身是不是最大的错误?一个人如果总是被牵着走,连犯错失败的机会都没有,他如何体现自我的存在?父母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当父母忽略自己的感受时,是怎样的心情?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叛逆过,或也想叛逆过?
总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这“叛逆”何尝不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叛逆”何尝不是孩子在尝试着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力量?所谓的“逆反”,只不过是一个人想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父母不都希望孩子早点长大早点自立吗?但如果孩子真的自己选择自己作主了,父母却焦虑了:担心孩子会不会摔跤、会不会走弯路、会不会受伤、会不会失败、会不会……而孩子的选择如果与父母不一致,导致父母的意志得不到实现,那就是所谓的“叛逆”了。这么说来,究竟是谁逆了谁?
台湾作家刘墉曾说起自己儿子的一件事。他对儿子从小管教严格,但儿子长大后越来越特立独行,越来越“叛逆”,考大学这么大的事儿,他没与父母商量,自己选择到外地去读心理学了。刘墉问儿子: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呢?!儿子回答:“爸爸,我知道你很英明,我知道你都是对的,但你就让我自己也错一次吧!” 儿子的话道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我错,但我在!爸爸妈妈请放手,让我自己走!
父母不愿放手,似乎隐含着这样的预设:如果放手就会犯错误,错了就是损失、就难以挽回。事实真是这样吗?输不起的到底是孩子还是父母?其实这折射的是父母自己的不自信及分离的焦虑。再问,父母为什么总要孩子执行家长的意志呢?父母想实现的究竟是谁的愿望??——虽然父母们在意识层面都认为自己完全是为了孩子着想。然而,孩子因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却不是为父母而来的,他有他自己的生命轨迹。
如果担心孩子选择错误,就给他尝试的机会,否则他何以积累经验?父母能庇护孩子一生吗?担心孩子任性而为,就从小就给他充分的信任与自主,他还有必要任性吗?人的成长动力源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做自己”的愿望总是得不到满足,那么在面对各种意见时,他会首先考虑“做自己”,哪怕别人的意见更高明更正确,他也会担心这种服从意味着再次失去自己,同时,事态发展有种种变数,这又让抱着美好的憧憬更加义无反顾地选择另一个方向,而事情本身自然被放到第二位了。相反的,一个从小得到更多自主尝试机会的人,实际上更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他不用考虑证明自己,自然会把注意力聚焦于事情本身。
放手让孩子尝试吧,成长的路上有风雨如磐,孩子需要你信任与鼓励的目光,却不希望这份牵挂成为牵绊;需要你的支持与建议,却不希望被代替,被代表~ 孩子不仅在尝试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更在一次次自主的尝试与选择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总是顺从家长的意志,就像一个傀儡,即使是再漂亮的傀儡、赢得再多的喝彩,他终究只是一个傀儡,会为找不着自己的存在而焦虑。所以,太听话的孩子最受伤,内伤。每个人来到世上就是要做自己,这个动力潜藏在心里不会泯灭,小时候无力反抗,长大后也会以各种方式争取。曾有一个从小听话的男人在36岁时“叛逆”了:辞职,离婚,因为工作和婚姻都是父母安排的。他对父母说,我36岁前什么都听你们的,是为你们活着,现在开始我要为自己而活了,请你们不要再控制我!迟来的声音,巨大的代价,决绝的方式,伴随着父母的痛苦与自己的挣扎,但终究还是这么做了,朝着自己的方向。
还有个笑话:一位男士出门时摔得鼻青脸肿的,同事问他:“你太太没提醒你下楼梯时要小心吗?”男士生气地说:“正因为她提醒了,所以我才会摔成这样!”——呵,证明自己的存在比对错更重要。只是那位男士忽略了,他的意愿本来与他太太的意愿是一致的,听取什么意见也是自己思考之后做出的主动选择,同样能彰显自己的存在。他要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来申张自己的意愿,恐怕是因为他平常不得不听话~ 再追踪一下,很可能他小时候就是个听话的乖孩子~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但如果只有思考而不能选择、不能实践自己的选择,会让人觉得失去了自我。或许,更应该说:“我选,故我在” ,“我做,故我在。”
孩子,面对选择,你准备好了吗?
父母,面对孩子的选择,你们准备好了吗?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冰心 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