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by0310

博文

侵入岩的野外描述案例分析及案例描述模板-必看(精华)

已有 4204 次阅读 2016-6-11 18:2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侵入岩的野外描述案例分析及案例描述模板-必看(精华)

 

侵入岩的野外描述应包括:

①岩石名称;

②颜色;

③结构构造,特别是岩石的结晶程度;

④矿物成分及含量,特别要注意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的种类,特征及含量;

⑤有无蚀变及蚀变的类型和强弱;

⑥矿化特征等; 

7、裂缝发育充填情况,充填物大小晶形,宽度。。。

8、碎裂情况,碎裂位置,长度,碎块大小,内部充填情况

9.接触界面,接触界面是否清晰,是否平直;

10.如果是脉岩,上下轴夹角;是否有蚀变,蚀变是否均匀;是否是突变,还是渐变蚀变;蚀变上下取样。

 


中、酸性侵入体常见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和不结晶的玻璃质称为基质。其间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可与不等粒结构相区别。 
斑状结构是浅成岩和喷出岩的重要结构类型。其中斑晶和基质形成于不同的世代,斑晶一般是在深处(岩浆房)或岩浆上升过程中晶出的,而基质是岩浆在地表快速冷凝的条件下固结的。 
似斑状结构:岩石也是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是基质为显晶质,与斑晶为同以世代的产物。

 

  • 侵入岩描述样式: 
    岩石风化面﹡﹡﹡色,新鲜面﹡﹡﹡色。

  • 岩石具有﹡﹡﹡结构,﹡﹡﹡构造。 

  • 岩石由﹡﹡﹡(X%),﹡﹡﹡(Y%),﹡﹡﹡(Z%)......组成。 

  • X(特征); Y(特征); Z(特征); ...... 
    岩石有(无)蚀变、矿化,如果有,写明类型。

  •   
    侵入岩描述样式: 
    岩石风化面﹡﹡﹡色,新鲜面﹡﹡﹡色。

  • 岩石具有显晶质(似斑状)﹡﹡﹡结构,﹡﹡﹡构造。 
    岩石由﹡﹡﹡(X%),﹡﹡﹡(Y%),﹡﹡﹡(Z%)......组成。 

  • 斑晶成分为﹡﹡﹡,粒度﹡﹡﹡,含量(M%);

  • 基质成分为﹡﹡﹡,﹡﹡﹡结构,含量(N%)。 
    X(特征); Y(特征); Z(特征); ...... 
    岩石有(无)蚀变、矿化,如果有,写明类型。

  •  

     

     

  • 石英闪长岩,浅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中性斜长石、石英。

     


    •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再描述基质。

    4、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1. 以及特殊矿化蚀变

    2. 裂缝发育充填情况,充填物大小晶形,宽度。。。

    3. 碎裂情况,碎裂位置,长度,碎块大小,内部充填情况

       

     

     

     

  • 岩石名称:花岗斑岩

    英文名称:Granite-Porphyry

    颜色:灰-浅灰色,风化面淡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为细-微粒结构

    矿物成分:斑晶为钾长石,含量约 10%。基质由角闪石(10%)、钾长石(60)、石英(20%)构成 

    1、花岗斑岩,浅肉红色、灰白色、灰黄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斑晶矿物为钾长石和石英,一般来说,钾长石斑晶的含量多于石英;钾长石斑晶呈肉红色,石英斑晶为乳白色、灰色,有时为黑色,斑晶石英为低温石英一般斑晶粒度>基质粒度的5倍,斑晶含量应达到5%以上,一般15-20%,基质和斑晶成分相同,块状构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001-983919.html

上一篇:次火山
下一篇:脉岩与围岩接触界面,接触界面是否清晰,是否平直
收藏 IP: 111.206.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