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路径
一、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K74.100)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疾病编码。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88-905)。《欧洲营养指南》(临床营养2006,25(2)285-294)。
1.根据影像学诊断或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肝脏弹性扫描检查、肝功能生化学、凝血功能以及Child-Turcotte-Pugh评分等检查评估肝脏功能。影像学、生物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证据,或肝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不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2.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可伴或不伴HBV DNA阳性和肝功能异常。
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88-905)。《欧洲营养指南》(临床营养2006,25(2)285-294)。
1. 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
2.评估肝硬化为代偿期(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按五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1期:无静脉曲张,无腹水;2期:有静脉曲张,无出血及腹水。
3.评估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
4.若HBVDNA阳性,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
5.中医中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硬化(ICD-10:K74)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疾病编码。
2.符合需要住院的指征:乙肝肝硬化出现炎症活动(ATL显著升高伴或不伴胆红素异常)。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胆碱酯酶、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氨;
(3)AFP、CEA、CA199、肝纤维化指标(PⅢP、Ⅳ型胶原、层连蛋白、透明质酸);
(4)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 DNA;
(5)抗HCV;
(6)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7)食管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铜蓝蛋白、抗HIV、RPR、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查。腹部增强CT或MRI;
(2)肝脏瞬时弹性成像;
(3)怀疑肝性脑病者可查血氨等;
(4)发现腹水者,需行腹水诊断性穿刺检查,包括腹水常规、生化、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腹水细菌培养;
(5)肝硬化诊断有怀疑者,在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合格条件下,可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一般治疗:
(1)休息,注意血液与体液隔离;
(2)热量供应:30-40kcal/Kg/d,蛋白质0.8-1.2g/kg.d,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2.针对病因治疗:
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若HBVDNA阳性,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初治治疗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
酌情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3.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静脉输注护肝药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酌情应用血浆、白蛋白支持治疗等。避免肾损伤药物使用。
4.中医中药。
(八)出院标准。
病情稳定,治疗方案确定。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经治疗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严重障碍或进行性恶化,伴失代偿期并发症,如不能控制的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出血、肝性脑病等,则退出该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2.经检查发现原发性肝癌,则退出该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二、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K74)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9–10日
日期 | 住院第1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根据急查的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诊断 □签署自费药品使用同意书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或二级或三级护理 □少渣软食 □记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 □记大便次数及量 □对症及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保肝药物 □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胆碱酯酶、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氨、血气分析(必要时) □ AFP、CEA、CA199、肝纤维化指标(PⅢP、Ⅳ型胶原、层连蛋白、透明质酸)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 DNA、抗HCV □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必要时查铜蓝蛋白、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查、抗HIV、RPR等。 |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做好饮食指导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日期 | 住院第2–3天 | 住院第4–6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入院检查 □继续治疗 □评价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评价是否需要腹部增强CT或MRI、血气分析、食管吞钡或胃镜检查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 □必要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通知,并签署病情通知书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 □继续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判断是否合并其他肝硬化并发症 □调整治疗方案 □视病情变化进行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病程记录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 □少渣软食/伴低钠饮食 □记24小时出入量 □记大便次数及量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对症及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抗病毒治疗 □护肝药物
临时医嘱: □血氨(必要时) □血气分析(必要时) □电解质(必要时) □肝肾功、凝血功能、血常规(必要) □心电监护(必要时) □其他医嘱
|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根据病情确定饮食类型 □记24小时出入量 □记大便次数及量 □继续抗病毒治疗和护肝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 □酌情通知病危或病重 □酌情更改护理级别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复查肝肾功能、胆碱酯酶、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氨、血气分析 □吸氧(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 □其他医嘱 |
主要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心理护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做好用药的指导 □心理护理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有,原因: 1. 2. | □无□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日期 | 住院第7–8天 | 住院第9-10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并发症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明确是否可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饮食:根据病情逐步调整饮食 □继续抗病毒或护肝治疗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复查肝肾功能、胆碱酯酶、电解质、血糖、血氨 □其他医嘱 |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其他医嘱 □定期门诊随访
|
主要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满足患者的各种生活需要 □做好用药的指导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做好患者出院后的饮食指导 □指导肝炎的家庭防护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有,原因: 1. 2. | □无□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指南目录
2016 ESC 和 AHA/AHA/HFSA慢性心力衰竭新指南解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