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ZC

博文

Neuron——触觉感受传入可以减轻急性疼痛并协调疼痛反射反应

已有 2908 次阅读 2017-1-11 13:00 |个人分类: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Neuron——触觉感受传入可以减轻急性疼痛并协调疼痛反射反应


   在哲学里面,感觉和理性是两个对立的范畴。我们的现代科学都太过强调理性的作用,而忽视了感性或感知在现代人类认知科学里面所扮演的角色。在大部分的神经心理学教材里,感觉和感知被认为是较为低等的层次。因为感觉复杂多样,且难以捉摸和精确衡量。此外,感觉也难以在群体中进行客观的纵向和横向比较。

   可是感觉的进化是生物的演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没有感觉系统的精确化、复杂化和特异化,就没有我们如此复杂的生态系统。每天我们有80%的信息是来自视觉,如果没有眼睛,我们的生活岂不是非常黯淡,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乐观和成功。如果没有听觉,我们该如何进行非姿势言语的交流,我们也无法欣赏来自于音乐家手下的美妙节律。如果没有对于疼痛的感觉,我们怎么会进行出来如此高等的人类社会呢?没有疼痛,也就没有了自我的保护和对外界伤害的刺激反应,也就没有追求快乐生活的原动力。那么当我们受伤的时候,我们岂不是完全没有躲避伤害的反应吗?

   痛觉和触觉以及其他感觉似乎都有一定的交集,各种感觉一旦强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疼痛。我们在疼痛的时候,如果同时给予触觉的刺激,疼痛到底是加重,还是减轻的呢?在急性痛里面,科学家发现了触觉感受器的感觉信息传入可以减少急性疼痛,而且对于发生正常的疼痛-防御反射十分重要。这是发表于Neuron杂志的最新研究。


   首先,科学家发现了使用光遗传技术激活一类表达神经肽NPY2R受体的A类机械痛纤维。这类纤维是疼痛感觉游离神经末梢。

   接下来,研究人员研究了这类纤维的神经来源,发现其主要来自髓鞘化的TRKA表达的神经元。

   因为这类神经元属于假单极神经元,所以它有中枢突和外周突,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这类神经元的外周神经游离末梢分布(主要分布在表皮)和中枢投射区域(主要为Lamina II)。

   接下来,就神奇了,研究人员使用白喉毒素特异性的杀死了表达NPY2R的这类神经元,发现了小鼠对机械疼痛的感觉减弱了。说明这类神经元及其纤维对于我们的机械痛感知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发现了另一类感受器,为机械触觉感受器,其表达MafA标记物,这是一类低阈值机械感受器(LTMRs)。

   接下来,研究人员研究了这类纤维的外周来源,发现其主要来自LMTR中的机械感觉终末感受器。


   接下来,研究人员把两类纤维同时激活或者单独激活NPY2R的纤维,发现了同时激活两类纤维可以显著的减轻机械疼痛的感受。提示MafA的纤维可以负性调控NPY2R的疼痛感觉。

   最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同时激活两类纤维对于正常的疼痛防御反射是必需的。

总结

   这项研究发现了两类机械感受器共同参与小鼠对于疼痛感觉的感受以及防御反应。如果损毁了任何一类纤维,小鼠均不能很好的产生正常水平的疼痛感觉和相应的疼痛-防御反射,这为促进我们对于急性机械痛的外周传入及调控机制的认识毋庸置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典文章回顾

Science——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如何感觉“稍纵即逝”和“度日如年”

Neuron—科学家发现细胞“垃圾回收站”促进大脑结构更新

Nature neuroscience——新研究揭示口渴和好盐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2016年阿尔茨海默病10大研究进展

2016年帕金森病10大研究进展

Cell——肠道菌群加重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和神经炎症过程

地中海饮食最健康的神经科学分析

八种食物提高记忆力,增强脑活力!

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睡眠不足增加肥胖风险的神经科学解释

运动是大脑的最佳保健品

预防痴呆和脑中风,减少PM2.5是我们可以做的

益生菌也能够治疗痴呆、抑郁症和精神分离症?


喜欢我,关注我

拉到最上方标题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搜索公众号名称: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

也请你推荐给你身边的医学朋友,感谢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1795-1026885.html

上一篇: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
下一篇:今日的神圣之光——赞身怀六甲女医生路边抢救昏倒老人家
收藏 IP: 140.207.2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