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节能交通工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xianan 研究制造个人节能交通工具

博文

四个国家部门决策过于轻率,首先因为它没经过公共听证

已有 4618 次阅读 2011-5-31 19:18 |个人分类:个人交通工具|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电动车的命运

 

一个国家汽车保有量的多少,既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购买能力,更取决于该国的土地和能源等各种资源。

    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再过七八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就可以达到2亿辆的规模,处于饱和状态。”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认为,未来中国最高汽车年产销量3000万辆,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达4.5亿辆。

    让我们回到现实:北京(首都)可谓具有资源和投资全国第一,但短短的几年就迎来了汽车拥堵的恶梦,汽车的通勤高效率全无。无奈之下只好实施“限购汽车政策”和“高价停车收费管理”。实际这已经宣布了中国全民汽车时代美梦的破灭。

    近几年国内又莫名的掀起一个发展电动汽车的高潮,似乎电动汽车就可以改变中国发展汽车、交通拥堵面临的困境。(问题是:电动汽车占有的地面、道路资源与汽车有差别吗?)

    而我们不得面对现实是;13亿人都开汽车(包括节能、电动汽车)“可达4.5亿辆”,现在的城市道路全部拿来够不够停车?每天需要多少汽油(若以4亿辆车每天平均行驶50公里;100公里油耗/6;来估算,每天需要汽油:1.2亿升!(10万吨);一年是432亿升,(3.6亿吨!))我们有这么多汽油可无限的消耗吗?若用电力来支撑这个巨大的电动车汽车群开动?我们可能发出这么多电吗?!最后我们有这么多道路、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站等资源来支撑这个海量汽车群的使用吗?!

    遗憾的是现在国内的政策制定还在追求GDP、贪大求洋,盲从“与世界接轨”而缺乏理性的科学态度前瞻对中国未来的思考,以至在处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显得无所适从,缺乏理性的前瞻性。

 

   未来中国大众的个人交通工具主流是什么?是汽车?(包括节能汽车?)根本就不现实;那么会是什么?

    让我们落下来,站在中国土地上,我们的祖国。这个特殊的国度看看;“人口众多,土地稀缺、资源贫乏”这才是我们的实际国情!即使在可预期的未来;这个事实同样不可能改变!所以每个政策的研究和制定都必须从这个基点:“人口众多,土地稀缺、资源贫乏”为起点到归宿。

    因此,客观理性的判断是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城市生活不可能全民使用汽车(包括各种节能汽车)代步,公共交通必然仍是主流交通工具。

  中国的自行车在50年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被所谓电动单车取而代之,实际上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也是颇为艰难的,君不见前几年多少城市管理部门滥用公权,“全面禁止电动车使用”而鼓励使用汽车。令人困惑的是为何有些人就是不明白,汽车这样一个高投资、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一车一人)的交通工具就那么好?(是因为GDP高?)

就是不准老百姓使用“电动单车”,这样一个低投资、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交通工具?电动单车的是中国建国以来真正没有国家一分投资;却不断受到各地管理部门打压却日益做大的一个市场化新兴产业。这也彰示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力。看看现在的城市里以昆明为例,成千上万的电动单车流与当年的自行车流何等相似。现在承认电动单车是一个符合民生的产品了,并且列入了国家家电下乡计划。这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正像有位科学院士所说:“中国的出路就是电动单车!”

  电动单车实际已是中国城市大众的主流个人交通工具,在可预期的未来仍然是不可代替的个人交通工具。(就像前50年使用的自行车)

    未来的城市交通必然是多元化的交通体系,重点是:公共交通道路资源应根据社会变化重新分割为三部分:1、主流是公共交通;2、私人汽车(包括节能汽车)不至于过多的占有公共资源有限发展,3、建立专用电动车通道;大众个人交通工具就是所谓电动车(两轮、三轮;速度控制在40公里以下。),在15-50公里的活动半径内,电动车将成为城市大众生活必备的个人交通工具。现在仍然有地方提出禁电动车,其理由借口是电动车在城市使用出现的乱象;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1、交通部门管理电动车不到位(基本不作为);2 城市交通道路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占50%-60%的交通通勤人的电动车却没有对应的行驶道路);与电动车的使用根本无关。所以治理这个问题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堵和禁 ”。“堵和禁 ”简单靠公权就可实现,而真正解决这个新问题,关乎到全国几亿人民大众生活切身利益的问题,则需要科学和智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128-450082.html

上一篇:增程电动车上市
下一篇:公交车、汽车、电动车道路资源占用效率分析比较
收藏 IP: 220.165.180.*| 热度|

3 姚雅欣 丁甜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