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ulia87 Fortitude, temperance, prudence, justice, faith, charity, hope...

博文

点滴感悟

已有 2023 次阅读 2012-9-10 23:14 |个人分类:左右心情|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信任

这篇博文中第一个小故事感受很深。故事如下:

 -----------------------------------------------------------------------------------------------------

"人小鬼大

 

故事一:


儿子与我在外面散步,儿子对我说:“妈妈,你能不能牵着我的手,我闭着眼睛走。”我说可以。不过我一向散步时走神,结果走着走着,我儿子“砰”的一声撞到树上了,于是我大笑,儿子流泪了。我马上抱着他说:“对不起,我想事情了,不过我告诉过你的,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就像妈妈和你一起爬山,如果你靠着妈妈,可能咱们两个一块都要掉下去,你必须自己用力。”儿子可怜巴巴的看着我说:“我知道要靠自己,我是想跟你玩嘛。”

 

有时候,小朋友心里是懂得大道理的,只是因为太眷恋我们手掌的温度,想要享受完全信任的踏实感,享受无条件被支持的安定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他已经成长了,就像成人一样,知道自己的责任,也会有所担当勇于面对,但是内心里偶尔还是希望能片刻休憩和逃避一会儿。因为成长与独立,所以偶尔依恋。

=========================================================================

其实,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孩子眷恋手掌的温度,大人也应该都是希望享受完全信任的踏实感和无条件被支持的安定感的,但是仅仅是希望,大人可以做到只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我认为这种成长过程中改变,与其说是有很强的责任心,不如说因为世俗的磨练变的多了份猜疑和不信任。这里,我不认为“猜疑”是贬义词,因为如果一次次的信任带来的是偶尔的失望,甚至是经常性的失望,那么你能给自己什么理由再去选择信赖呢?“猜疑”反而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或者是生存的必须。

 

对孩子和那些内心单纯的人,大人更应该遵守诺言,因为往往内心单纯的人最敏感,感知能力很强,能很轻易感受出你的不真诚,久而久之的失望会让他们变的世俗,尽管磨练了他们的心志,但是却失去了感受美好和善良的童心。我觉得这还是有点残忍的。或许,这是件好事?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这个社会,变的独立,只相信自己?

 

可能做不到的事,还是不要说,这是我从自己的感受中学到的,我不希望带给别人失落。能让对方产生失落感,往往是因为他们比较在乎我们,所以,我今后要求自己要尽可能的遵守诺言,不轻易许诺,只管力所能及的去做事。我们一旦不相信一个人,就很难再恢复信任,所以请珍惜那些信任我们的人,被信任是一种幸福。


同时也告诉自己:对别人期待少一点就能少一点失望、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就能多收获一份友谊,对自己要求多一些就多一些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4285-611332.html

上一篇:仰望星空
下一篇:家和万事兴
收藏 IP: 58.194.224.*| 热度|

4 蔣勁松 王春艳 孟津 刘旭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