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博士学位,或许在许多人眼里,连从事科学研究的资格都不应该有,更不要说是取得什么成功了。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大学教授)告诉我,他的一位博士后,工作不错,本想留下来任教,并作为他的助手。然而,只是因为他本科毕业的学校不是“211工程”系列,校方便因此不予考虑。
没有人会质疑,系统和良好的教育背景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就的重要基础;也没有人会怀疑,名校和名师产出科学精英的机率会更高。然而,“出身”和“门第”是否必然地可以成为我们界定“人才”的必要条件却是值得深思的。
在“文革”那个愚昧的年代,家庭出身不好(如地主、富农、资本家,俗称“成分高”)自然会受到歧视,不论实际工作能力如何,也永无出头之日,使得许多人丧失了发展空间乃至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显然,这是有悖于人性的。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学术圈子里,这样的观念似乎仍然大有市场,甚至可以被官方堂而皇之地政策化。
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即使在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的科学精英中间,仍然可以发现有少数人并不一定出身显贵,甚至连都博士学位不曾有过。这里给出几个案例(一定还会有更多。有兴趣者,可补充之),旨在鼓励那些“出身不好”且还想在学界讨口饭吃的朋友们不要气馁,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同时,也敦促我们去思考:对于个体而言,科学研究取得成就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案一)波兰裔美国人迈克尔逊(Albert Abraham Michelson),出生于1852年,因改进了法国物理学家傅科的实验方法,测量出误差仅为0.006%的光速值。1907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由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士官学校还没有授予迈克尔逊学士学位。所以不要说博士学位,就连学士学位他都没有。不过在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获得了剑桥大学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有人会说,这哥们儿太早了,与现在没有可比性。别急,往下看。)
(案二)佩德森(Charles J. Pedersen)。美国科学家,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贡献,获得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佩德森1904年10月3日出生于韩国釜山。已于1989年10月26日辞世。他的父亲是挪威人,矿业工程师;母亲是日本人,于是有个日本名字叫做“良男(Yoshio)”(不是靓男)。1922—192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戴顿大学(学校在美国可能是三流)攻读化学工程。获得学士学位之后,1926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1927年获得有机化学硕士学位(仅用了一年时间)。尽管MIT 的教授鼓励他去攻读博士学位,但他还是决定开始就业工作,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不再想依赖于父亲的资助。1927年,他进入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杜邦公司担任化学研究员,开展了一番成功的科研生涯。1947年成为该公司高级研究员。在杜邦的42年里,他出产了25篇论文和65项专利(看来公司里也不是不写论文)。当他着手开始研究为他赢得诺贝尔奖的课题的时候,已经57岁。在几次偶然的实验中,他研制出一些有机分子,从而为用无机盐合成络合物做好了准备。
(案三)詹姆斯×布莱克(James W. Black,英国籍)。苏格兰药物学家,198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24年7月14日,出生于苏格兰的Uddingston。1946年毕业于圣×安德鲁大学,学习医学。在圣×安德鲁大学生理学系就职,后在马来亚大学获得讲师位置。1950年回到苏格兰,就职哥拉斯哥大学。他的职业生涯有着辗转工业界和学术界“两栖作战”的传奇经历。1958-1964年,在帝国化学工业(ICI)制药公司任药物学家。1964-1973年, 在“Smith, Kline & French实验室”就职。1973-1978年,被聘任为伦敦大学学院药物学教授。1976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不知以后评院士,是否也得看“出身”)。1984年起,出任伦敦国王学院医院分析药物学教授。据说,布莱克本人对其没有做过博士研究并不在意。
(案四)哥土德×埃里昂(Gertrude Belle Elion,美国籍)。因对药物研究原理做出重要贡献,于1988年与布莱克(就是案三那个人)和希汀斯(美国)分享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埃里昂1918年1月23日出生于纽约,1999年2月21日辞世。1937年在翰特学院获得化学学士学位。面对当时女性在科学界就业的困境,她只好在高中里工作(从事癌症研究),做过实验室助手、食品分析员、高中教师(教化学)。同时,利用晚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1941年获得了纽约大学的化学硕士学位。二战期间,因科学研究的实验室里需要女性,她才有机会被纽约的“Wellcome研究实验室”聘用为生物化学家,作为希汀斯(1988年与她同获诺奖)的研究助手。她曾经尝试利用业余时间,在布鲁克林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但当她被要求在全日制学习以获得博士学位和保留工作职位之间做出选择时,她选择了后者。后来,她被乔治华盛顿大学授予了名誉博士学位。1983年,她从Wellcome退休。(真是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案五)田中耕一 (Koichi Tanaka)。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得奖理由是“开发出监定生物巨量分子质量分析的脱付游离法”。1959年8月3日出生于日本富士市(他的生母于26天后不幸过世,因此,由叔父夫妇领养)。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学科毕业(二年级时,因必修的德文不及格而留级一年)。1983年4月1日起,在日本东京岛津(Shi-madzu)制作所就职,任工程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被东北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对日本来说,田中耕一的获奖是一个传奇。因为从来不与学术界沾边的他,手头上即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硕士学位。他的崛起,对于一向迷信只有象牙塔中的学术界中才有可能挑选和培养出人才的日本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获得诺贝尔奖后,当他手中握着出身大学东北大学献上的荣誉博士学位时,他幽默的一句话却使台下上千个学者惊叹不已。 他说:“我当初决定不考大学学院的原因是我因为我讨厌学校要我考德语……如今,不用考外语就能够获得这个博士学位……可是,我想博士名义也只有在我定飞机画位子时才拿出来用。因为这个头衔能够免费使我提升坐商务舱……”
田中耕一从来不羡慕象牙塔中的“学者”们。在获奖后的每一个场合的谈话,当提到他研究的成果时,他的回答关键词只有一个,就是“兴趣”。他说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就职后,多次拒绝升职当管理层,也因为要留在研究部门进行研究。今后,我也将继续研究。我有兴趣也喜欢搞研究。” 或许,他正在提醒一个目前已经被日本象牙塔中人士忘却的问题——“学问的源头就是兴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