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林匹亚科学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wrq 研究方向: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污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水土生态环境修复。 Email: cylfine@163.com

博文

林定夷教授简介

已有 6520 次阅读 2013-1-23 15:49 |个人分类:阅读经典|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哲学, 爱因斯坦, 林定夷, 奥林匹亚科学院

 林定夷简历(自述)

   林定夷,男,1936年7月出生于杭州。解放后,就读于杭州第一中学和浙江省工业干部学校(今浙江工业大学前身),1960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当时为五年制),学工出身。在学时,未曾在学校接受过任何一点儿系统的哲学教育,甚至不曾听过一堂哲学课(当时的工科大学未开设哲学课)。但命运不济,工科尚未毕业就被学校领导“乱点鸳鸯谱”放到了哲学教师的岗位上。当年,我身为哲学教师,实际上对哲学是一个完全的外行。误人子弟,惭愧啊!但身不由己,只能被限定“自觉地”做一颗听话的“螺丝钉”。退休前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兼任国家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编委,《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今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编委,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审委员,山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目前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方法论专业委员会顾问。我虽然身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组织中的一员,但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就不同意把“自然辩证法”作为我们所研究的这个学科的名称。但身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上,即使在学术上,我们也无力摆脱束缚着我们的体制的桎梏,甚至在思想上也要遭受严厉的桎梏,不能有自己真正的学术思想,不然就会因没有遵循官方规定必须坚持的“主义”而遭受官方“恩赐”的磨难。我这一生就遭受过太多的这种一言难尽的磨难。不过“磨难”也好,它能磨练人,而且毕竟挺过来了。我的这种经历,比起其他与我的同龄且同命运的人是幸运得多了。我们这代人很难做出我们所企求那种大的成就。我自认我的一生成绩不理想,除了自责我自己努力不够以外,也确实有点怪我生不逢时。我想这不算是“推卸责任”,因为这实在在很大程度上是“体制”的后果。

   林定夷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史,其科学哲学研究形成了(“自认为”的)具有一定结构和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特色是把所研究的问题深深植根于科学之中,并把分析主义传统与历史主义传统结合起来,把科学哲学的研究与科学史的研究结合起来。曾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1、《科学研究方法概论》(198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自然辩证法优秀著作奖二等奖);

   2、《科学进步与科学目标》(199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获首届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获中山大学“老教师学术专著奖”);

   3、《近代科学中机械论自然观的兴衰》(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该书获广东省社会科学著作出版基金首批次资助);

   4、《系统工程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作为“中山大学教材系列”之一出版);

   5、《科学·社会·成才》(此书由林定夷主编,由中山大学校内著名教授对校内理科博士生开设的讲座构成。该讲座由林定夷主持。)

   6、《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此书出版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7、《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此书被收入李醒民、张志林主编的《中国科学哲学论丛》,由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该书于2007年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学术类著作奖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大学出版社首届学术类著作奖一等奖);

   8、《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导论》(此书2007年获中山大学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于2009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重印,目前该书在网上获得了一些读者的关注与评论);

   除了以上独立出版的个人专著或主编的文集以外,还有一些论文被编入其他文库或文集,如《科学理论的竞争与选择》一文被选入由两院院长朱光亚、周光召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于1998年作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等等。林定夷总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其中也有一些论文获得了奖励,如《检验证据的价值与干净的实验》一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于1999年获“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早年还曾获得过由广东省科协颁发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等等。林定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奥林匹亚科学院”群组网址:

联系Email:chenyiliang@nju.edu.cn(陈一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795-655784.html

上一篇:生命何其宝贵——也说袁厉害孤儿案
下一篇:关于“奥林匹亚科学院”
收藏 IP: 180.109.198.*| 热度|

1 马建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