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点的建设:资源的有序、无序、短缺与丰富
——从全国热情高涨申请博士学位思考系统性思维
冯培忠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到底够用不够用,40年前确实有人吃不饱,但是今天还有人吃不饱么?有人说从幼儿园开始可能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人生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道路,需要持续的经营。记得2015年前后,有专家大喊特喊ESI,当然有单位因此获益,通过ESI前0.1%进入了一流学科,名利……全收,然而有单位没赶上趟,被挡在门外。但是国家马上认识到不能数论文,不能数数字,要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最近“唯项目”也要加入,有全国政协委员指出: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大多数高校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包括近年来国家杰青、长江、万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感觉帽子还是不够用,有帽子的单位不嫌多,恨不得人人戴帽子,没帽子的单位干着急,仍然拿不到。在破五唯的基础上,近期又提出破排名-“唯排名”,但是大学排名基本都是民间机构,机构照样年年排,百姓照样年年看。而轰轰烈烈的学科评估排名最终不公开,仅内部知晓,感觉评个寂寞,实则是一种智慧,否则一轮又一轮媒体哗众取宠的过度宣传给社会大众带来极大的不安和浮躁。这一切的核心是什么?数字,有数,有数就好数,有数就好比较,有数就好来个高低。有数就可以量化,可以通过短平快的刺激来实现数字的跨越式发展,例如某榜单发布数学学科排行榜,X高校力压清北成全国第一,不是不能超越,而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听说过X高校的数学学科怎么强,有什么代表性人物、代表性平台或影响力成果?那问题在哪?可量化的数字,有了数字,尤其是研究了数字的排列规则,就可以看似合情合法的利用数字或数量规则来获得高排名,别人貌似无可厚非。数数、计公分真的很可怕。
然而再回想一下,大奖为什么停了3年?奖了那么多,为什么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几乎全部都是进口设备,似乎没有一个国产设备,修建高楼、大厦、大路、大厂可以,标志性工程惊人,但是在微观的研究分子、原子层面的设备方面如何?不言自明。大的东西都是靠小的内涵做出来,小不忍则乱大谋,这里不仅仅是小,甚至是微,微不清则认知不清,则基本的科学原理不清,大多可能是蒙的,试的,而不是规律的;而大的东西,一般也都是粗放的东西,如果小的、微的认识清楚了,大的自然不在话下,如果没有认请小微的就搞大的,那大的根基是不牢靠的,终究不可能太大,或者说就算做了1个大很ok,做10000个不可能保证都ok,就是100.00%的可靠度怎么实现?
数字有那么重要么?例如定期的GDP排名,也许并没那么敏感,例如老家在西部,和30年前我离开的时候相比,人民群众的生活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很多人都搬了新家,有了小汽车,农村几乎家家有农用三轮车、犁地机、割草机等,没人再用牛马骡驴来种地,家家几乎都有了冰箱,馒头也不再担心发霉,人民生活更幸福更健康了,但是和东部比,确实差距很大,但是这种差距在幸福感上有差别么,看不出来,每次回家我都觉得很幸福。想当年小时候,就有外地人来村里表演杂技、耍猴等,他们肯定经济收获很多,但是我们局促在村里也很幸福。
学科建设怎么样?地方不安、高校焦虑。各个省都希望自己省里有更多的博士点、硕士点高校;而各个高校都希望自己学校有更多的学科点。提前立项培育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单位,甚至开始一轮又一轮的论证,一旦获批,全省大宣传、大奖励,一旦未批,夹着尾巴做人继续干。再如,实力水平相当的高校,有的一次增10多个,有的几次增不了1个,这符合实际么,否,但是为什么存在呢,也许是数字在作怪、也许还有其他。
从地球村来看,很多国家并没有博士点和博导的概念,某知名教授1992年博士毕业于欧洲的L大学,该大学创办于1971年。是否更早的开展博士培育,不是特别清楚,但是从我2015年以来多次访问的认识来看,他们并没有博士点的概念一说,似乎也没有博导的概念,同时结合在其他一些国家的访问经历,只要有经费就可以招生博士生,而没有经费就不能招博士生,招博士生的目的是开展科学研究,博士生是科研主力军,是需要导师付费招生,而且博士生的人力资源成本很高,需要支付学生薪水、科研、办公等等,所以博导对于招生非常谨慎,一定要仔细考察,录取有潜力的学生。
我们是否录取了有潜力的学生,面试的时候感觉有些人真的不适合读博士,但是没办法,报考的人太少,例如在欧美读博士基本不用花自己家里的钱,认识几位欧洲的博士,读博士期间攒钱在当地买了房子,但是我国博士培育也还是具有特色,尽管博士生都马上到了而立之年,但大多还需要父母的接济。
中国特色已经迈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多内容都需要市场调节,例如博士点的设置,顶层设计很重要,但是基层需求也很重要,“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所以博士点学科发展考虑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很重要,考虑各个高校自己的校情、学科群建设结构也很重要,例如高校自己想发展什么、需要发展什么?高校如何构建一流的、主流的、特色的学科支撑体系?“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博士点建设,可能最知道的是高校自己,学科自己。
假设上风放开博士点建设会怎么样?让基层有更多的自主权。回想1999高校扩招,快速的储备了大量骨干人才,为21世纪前20年的小康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人力人才基础。要实现中国梦,是否也需要快速的再次储备人才,储备高层次人才,1999的扩招让生产一线基本都是大学生,而不是原来的中专生、接班生,那再次快速储备人才可以让企业研发机构快速聚集研究型博士,而不是目前北上广之外的企业博士数量了了,例如全国某机械领域第一名的企业,在岗职工30000人,产值1000亿,也仅仅只有不到50个博士,这原始创新能力怎么保证?
所以有时候放手,也许更能激发活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