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与少年:奋斗的精神、民族的希望
冯培忠 中国矿业大学
前几天外出坐高铁,旁边坐一老人,现在的时代,衣衫不再褴褛,但是也不那么整齐,有一股刚从庄稼地或工地回来的感觉,浑身土土的,内裤提的比外裤老高,皮带头纯铁锈色,用一根长长的约大拇指粗的塑料螺旋绳拴着手机,挂在裤子上,说话声音有点大,脸被太阳晒的红黑,在褶皱张开的缝里能看到底色白皙的痕迹,形成巨大的对比。刚上车,闺女打来个电话,大爷告诉闺女到车上了,没给老太说,让闺女提醒下。看这样,实在不想聊,但是坐高铁一直不想看手机,而且对农村的生活有着特别的感情,索性聊起来。
我问大爷,去哪?大爷说去打工,去新疆库尔勒打工,搞工程两个月。大爷很健谈,说自己今年68了,三个孩,两个闺女一个儿,孩子不让干,但身体还好,能干就干点,停下来干啥,闲得慌,干点就可以挣点,一方面不找孩子要,减轻孩子的负担,孩子们在城里生活压力也挺大,另一方面,能挣两个是两个,挣两个,孩子买房子啥的咱给一个,也是一种帮衬。
我问大爷怎么去库尔勒,大爷说到郑州坐飞机,说老板都安排好了,买好了车票和机票,郑州东站打的去机场,老板报销的票,老板说拿着身份证去问机场工作人员怎么坐飞机就行。突然想起来从郑州东站有去机场的城铁,说帮大爷买,这样比较方便快捷,大爷爽快的答应了,给了我他的身份证和电话号码,添加信息,花了12块买了车票,在高铁零食盒上写了城铁和T2航站楼等详细信息。我说12块不用给,大爷说那不成,一定要给,大爷说给现金,我说没钱找零,大爷说没关系,肯定比打车省,多给点,我说你就微信支付我12就行。
我问大爷,你的东西多么,大爷说没啥东西,顺手从左边地上拿起一个鼓起来直径三四十公分的红色超市塑料袋,也就装了三几件衣服的感觉,轻装简行。我说这样转车比较方便。
大爷说他是管施工的,放线的,我问他具体干啥,他用手机给我看几张图,专业软件画的工地图,他给我说,你看,这里有不同颜色的线条,分别代表污水管、雨水管、自来水管,我就管这个放线的。大爷说,只有干,才能记住,一旦不干就忘了,一旦忘了再想捡起来就难了,所以不能停,身体好,能干就要干。
我问大爷,现在打工还欠钱不,他说一般不欠了,都是直接发到卡,而且经常是每天点名打卡计公分,总承包方直接发,不经过二道手续。
我问大爷家里可有地,大爷说有十几亩,但是孩子们都在市里,不愿意种,也不要租金,给孩子舅了,现在种地的收入也少,划不来。聊着聊着,别人是和大爷换的座位,大爷改坐到了后排,再过了会,到了郑州,喊着大爷一起下车,送大爷到中转的台阶,大爷开始转车转机了。相信大爷一定可以顺利到达库尔勒,开始一段新的,也许枯燥,但是富有成就感的生活。
有一天去滑沙,50元一次从沙丘顶到半山腰,突然有个小女孩过来问售票员“我把这个轮胎搬到山顶,能否再滑一次,售票员说可以”,于是小女孩开始吃力的搬轮胎,两个小女孩各自搬一个,沿着躺在沙山坡上的梯子向沙山顶滚轮胎,工作人员喊“不要滚,扛起来”,看得出,小女孩和轮胎差不多高,但是小女孩坚定的把轮胎扛起来,向沙山顶一步一步走去。而我,紧一步慢一步也到了沙山顶,在山顶拍照,看沙丘连片,起起伏伏,丝滑润泽,准备下山了,又看见刚才的小女孩又一次扛轮胎上沙山,于是我问小女孩,你多大了,小女孩很健谈,12岁,开学上六年级,说下面还有她两个妹妹,一个四年级,一个三年级,都在扛轮胎上沙山,她们是来自昆明的。我问小女孩平时可喜欢运动,小女孩说喜欢田径。我没有更进一步问小女孩的名字,也没有拍照,我说小女孩你真棒,身上有一种不放弃、肯吃苦的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然后就再见了。
非常幸运,让我的旅行遇见了一位老人和一位少年,老人尽管迟暮,普普通通一个农民、一个打工者,没有帽子,没有头衔,没有获奖,没有论文、没有专利,没有宣传,也许不是先进农民,但健康、健谈、阳光,老人愿干、肯干、实干、勇于干、闲不住、努力干、干专业,而不是一般的纯粹的干苦力,老人在为孩子着想,在为家庭、家族和人类的文明延续着想;少年尽管不更事,也还没有帽子、没有论文、没有专利,最多只有作文,但是体现了一个奋斗者的姿态,一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而付出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大汗淋漓、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这样的老人,让我们的生活多了几分力量,有这样的少年,让我们的生活多了几分畅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借用今天的故事,老人们给我们做了一个表率,活到老干到老;少年们给我们做了一个表率,少年强则中国强。普普通通的老人和少年,都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他们普通而不普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