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彬个人博客---图示思维规则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huang5907 个人主页:http://chem.xmu.edu.cn/teacher.asp?id=234

博文

何其荒唐---中兽医学

已有 7783 次阅读 2012-11-3 10:4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如何, 新路, 打开百度

何其荒唐---中兽医学

 

和沈阳博主辩论,谈到他是兽医专业的,受到启发,想到应用中医理论于兽医学中,发展中兽医学,自以为是一新发现,不自量地写了一个短文---为中医发展指一条新路 ,还沾沾自喜。可很快几位博主就无情地指出了我的孤陋寡闻和知识浅薄,害得我无地自容。

 

[6]杨洪强  2012-11-2 17:02  
“中兽医学”http://baike.baidu.com/view/122863.htm
“中兽医学授课教案”http://www.doc88.com/p-080372096049.html
“中兽医学杂志”http://2010.cqvip.com/qk/95007X/200703/

 

本博主是好学的,岂能让人看笑话。于是,马上学习张维博主,按照杨洪强博主的指引,打开百度查阅。

 

果然让我大开眼界。

 

但是,很快,我就又纳闷了。

 

这元气、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放在人身上合适,放在牲畜家禽身上当然也合适,无话可说。可这牲畜家禽的身体结构差别很大的,这五脏六腑和五行相生相克似乎说不过去。

 

这经络,人是12正经8奇经,怎么牲畜家禽也是12正经8奇经,多么神奇,巧合的这么好?

 

这牲畜家禽的穴位是如何发现的?这牛的皮那么厚,毫针怕是刺不进去的,只能用锥子了,牛疼痛挣扎起来,真不好办啊。刺多深合适呢?

 

这沈阳博主号称1979年学会给牛把脉的,他老爸1953年兽医毕业后,就会这招。给牛把脉真能知道牛生什么病?是否可以把出牛的喜脉?把出母牛肚子里的小牛犊的性别?这猪是多胎的,能把出几只公的,几只母的?能把出母鸡生的鸡蛋是受精蛋还是未受精蛋?中兽医高人也许可以。据说,未受精蛋是孵不出小鸡的。

 

这中兽医学的教材好像可以直接来自中医学课本耶,最多改几个插图。书名加个兽字即可。你看,中医给人服用的是中药,给牲畜家禽服用的也叫中药,连兽字都可以不用。

 

这种思维水准的民族是没有创新能力的。

 

 

百度结果:

“中兽医学”http://baike.baidu.com/view/122863.htm

中兽医学


详细介绍  

中国传统的兽医学。其基本理论和中医学一脉相承,是历代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2000多年前便传往国外,受到重视。


中兽医学以阴阳(即相互联系的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5 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及其运动方式)和脏腑(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与脑、髓、骨、脉、胆、胞宫奇恒之腑的合称)经络学说为基本理论,并以气、血、精、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特点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按辨证论治原则进行畜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以理、法、方、药、针构成完整的学术体系。而经络包括纵横交叉的经脉和络脉,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通道,是针灸的理论基础。   

在病因和病机方面,中兽医一般将疾病发生的原因分为外感、内伤和外伤3种类型 。外感致病因素包括风 、寒、暑、湿、燥、火和疫疠;内伤则指饥、饱、劳、役、逸;外伤指金刃、虫、兽伤等。所谓病机,是指畜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病症发生 、 发展及转归的机理 。 意即致病因素作用于畜体,引起正气与邪气斗争,破坏了阴阳平衡,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病证。


辨证论治是中兽医理、法、方、药、针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认识和判断疾病的过程和方法。论治是根据病情确定标、本、缓 、急的治疗原则 , 并根据疾病情况选取汗 、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正确的治疗方法。

 

书 名: 中兽医     
作 者:毕玉霞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122064967   
开本: 16开   
定价: 39元

  《中兽医》是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分册之一。全书共分十四章,系统阐述了中兽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了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中草药和方剂、针灸以及家畜常见病证防治等。《中兽医》的编写突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根据实践和教学需要,在相应的章节后安排实训内容,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并在各章节后安排了目标检测,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兽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师生使用,亦可供相关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学以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基层动物疾病防治人员参考。

 

绪论
  
一、中兽医学的概念   
二、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   
三、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四、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
  
第二章 脏腑
  
第一节 概述   
一、脏腑学说的概念   
二、脏腑学说的内容   
三、脏腑学说的特点   

第二节 脏腑功能   
一、五脏   
二、六腑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经络

第一节 概述   
一、经络学说的含义与起源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第二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络功能   
二、运输功能   
三、感应传导作用  
 
第三节 经络的主要作用   
一、生理方面   
二、病理方面   
三、诊断和治疗方面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三、其他致病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邪正消长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第五章 防治法则
  
第一节 预防原则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疗原则   
一、扶正与祛邪   
二、标本同治   
三、同治与异治   
四、三因制宜
  
第三节 治法   
一、基本治法   
二、八法的配合应用   

 
第二篇 诊法辨证

第六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整体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察口色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发病及诊疗经过   
二、问饲养管理及使役情况   
三、问既往病史和防疫情况   
四、问繁殖配种情况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触诊   

  
【实训一】问诊与望诊   
【实训二】闻诊与切诊

第七章 辨证论治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四、阴阳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证   
二、肝与胆病证   
三、脾与胃病证   
四、肺与大肠病证   
五、肾与膀胱病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证治   
二、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实训三】辨证
  
第三篇 中草药

第八章 中药总论
  
第一节 中药材生产   
一、采集   
二、加工   
三、储藏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五味   
二、升降沉浮   
三、归经   

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二、炮制的方法   

第四节 中药的应用   
一、配伍   
二、禁忌   
三、剂型   
四、剂量   
五、用法   

 
【实训四】中药炮制一   
【实训五】中药炮制二

第九章 常用中草药
  
第一节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二、辛凉解表药   

第二节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二、清热燥湿药   
三、清热凉血药   
四、清热解毒药   
五、清热解暑药   

第三节 泻下药   
一、攻下药   
二、润下药   
三、峻下逐水药
  
第四节 消导药  
 
第五节 祛湿药  
一、祛风湿药   
二、利湿药   
三、化湿药
  
第六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二、清化热痰药   
三、止咳平喘药   

第七节 理气药   

第八节 理血药   
一、活血药   
二、止血药   

第九节 温里药   

第十节 平肝药   
一、平肝明目药   
二、平肝息风药   

第十一节 安神开窍药   
一、安神药   
二、开窍药   

第十二节 收涩药   
一、涩肠止泻药   
二、敛汗涩精药  
 
第十三节 补虚药   
一、补气药   
二、补血药   
三、补阳药   
四、补阴药   

第四节 驱虫药   

第五节 外用药   

 
【实训六】药用植物形态识别   
【实训七】药用植物标本制作   
【实训八】常用中药、饮片实物辨认   
【实训九】清热解毒药的抗菌实验   

第四篇 方剂

第十章 方剂总论
  
一、方剂的概念   
二、立法与组方的原则   
三、方剂的加减变化   

第十一章 常用方剂   
  
第一节清热方   
一、清热泻火方   
二、清热解毒方   
三、清营凉血方   
四、清热燥湿方   
五、清热祛暑方   
六、清虚热方   

第二节 解表方   
一、辛温解表方   
二、辛凉解表方
  
第三节 泻下方   
一、攻下方   
二、润下方   
三、逐水方
  
第四节 消导方   
一、曲麦散   
二、消滞汤   
三、和胃消滞汤
  
第五节 和解方   
一、小柴胡汤   
二、四逆散   
三、逍遥散
  
第六节 化痰止咳平喘方   
一、二陈汤   
二、止嗽散   
三、款冬花散   
四、清燥救肺汤   
五、麻杏石甘汤   
六、定喘汤   

第七节 祛湿方   
一、祛风胜湿方   
二、理气燥湿方   
三、利水渗湿方   

第八节 理气方   
一、健脾散   
二、消胀汤   
三、越鞠丸   

第九节 理血方   
一、当归散   
二、红花散   
三、血府逐瘀汤   
四、通乳散   
五、桃红四物汤   
六、生化汤   
七、秦艽散   
八、槐花散   

第十节 平肝方   
一、决明散   
二、洗肝散   
三、天麻散   
四、羚羊钩藤汤   
五、镇肝熄风汤   

第十一节 安神开窍方   
一、朱砂散   
二、镇心散   
三、通关散   
四、安宫牛黄丸   

第十二节 收涩方   
一、乌梅散   
二、四神丸   
三、牡蛎散   
四、固精散   

第十三节 补益方   
一、四君子汤   
二、参芩白术散   
三、补中益气汤   
四、四物汤   
五、当归补血汤   
六、归脾汤   
七、六味地黄丸   
八、百合固金汤   
九、肾气丸   
十、巴戟散

第十一章 药方总论

第四节 驱虫方   
一、化虫汤   
二、肝蛭散
  
第五节 痈疡方   
一、苇茎汤   
二、仙方活命饮   
三、五味消毒饮   

第十六节 外用方   
一、生肌散   
二、青黛散   
三、冰硼散   
四、九一丹   
五、接骨膏   
六、擦疥方

  
【实训十】木槟硝黄散及其拆方对肠病的临床意义   

第五篇 针灸术

第十二章 针灸总论

  
【学习目标】   
第一节 针灸的特点  
 
第二节 针灸基本知识   
一、针术   
二、灸术
  
第三节 针刺麻醉   
一、常用针麻穴位   
二、针麻方法   

第四节 新针疗法   
一、新针疗法   
二、电针疗法   
三、水针疗法   
四、激光针灸疗法

第十三章 常用穴位及应用

第一节 牛的常用穴位及应用   
一、头部穴位   
二、躯干部穴位   
三、前肢穴位   
四、后肢穴位   

第二节 猪的常用穴位及应用   

第三节 马的常用穴位及应用   
一、头部穴位   
二、躯干部穴位   
三、前肢穴位   
四、后肢穴位
  
第四节 犬的常用穴位及应用
  
第五节 鸡的常用穴位及应用   


【实训十一】畜禽针灸取穴及操作   

第六篇 常见病证防治

第十四章 家畜常见证候的辨证施治

一、发热   
二、咳嗽   
三、喘证   
四、慢草与不食   
五、呕吐   
六、腹胀   
七、腹痛   
八、流涎吐沫   
九、泄泻   
十、痢疾   
十一、便秘   
十二、便血   
十三、尿血   
十四、淋证   
十五、水肿   
十六、胎动   
十七、胎气   
十八、产前不食   
十九、胎衣不下   
二十、缺乳   
二十一、垂脱   
二十二、血虚   
二十三、滑精   
二十四、带证   
二十五、不孕症   
二十六、中暑   
二十七、汗证   
二十八、虚劳   
二十九、黄疸   
三十、肝热传眼   
三十一、痹证   
三十二、五攒痛   
三十三、跛行   
三十四、皮肤瘙痒   
三十五、疮黄疔毒   
三十六、虫积   


  
【实训十二】感冒、咳嗽、气喘辨证施治的基本技能一
【实训十三】泄泻、痢疾、便秘辨证施治的基本技能二
【实训十四】慢草不食、食草不转、腹胀辨证施治的基本技能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628821.html

上一篇:为中医发展指一条新路
下一篇:【逻辑学知识】命题
收藏 IP: 110.89.66.*| 热度|

3 蔡小宁 sz1961sy cht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7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