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思维习惯及三进制的思维方式
——从计算机的思维到人类的思考之三
在社会生活及人类的语言习惯中,并没有所谓的公理模型,人类所关注的重点是: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使可能真的是罪犯,只要他能自圆其说,滴水不漏,我们也只能选择相信。
一致性(而不是求真性),这才是人类的思维方式。
一致,就是不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自相矛盾的故事大家都能理解,可是,这种矛盾背后的判断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它是矛盾的呢?
从数学上看,那个卖盾与矛的楚人说:
这个盾>所有的矛;
这个矛 >所有的盾;
因此,从数学上看,它不满足大于运算的传递性。
然而,问题在于,
是不是所有的逻辑问题,都可以利用这种大于的传递性来判断呢?
答案居然是肯定的。
一切推理问题都可以转换为数学上的大于运算符的传递性——这个观点最早大概由是由古希腊的斯多亚学派提出,斯多亚学派说,所有的亚氏三段论都有如下形式,“2大于1,3大于2,结论:3大于1”(据说亚历山大曾试图驳斥它,但是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反面论证)。
确切地说,一切逻辑推理都满足一种数学上偏序性,因此,如果一系列命题之间包含矛盾,那么一定能够找到一个违反传递性的实例。
系列二指出,一切命题自身的真假都是不能确定的。与之对应,本文表明:命题自身的真假本身是无所谓的,我们所关注的仅仅是命题之间的一致性或相容性。
可是,命题又是什么呢?
如系列一所述,在人类的语言系统中,名词具有主导作用,可以说,语言就是围绕名词在运转的(或者说,“句法就是词法”的同时,句法也就是词法)。
因此,简单地说:
命题就是名词之间关系的判断。
可是,名词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属性。
名词之所以是名词,就是因为他具有一定语义指代,而这种语义,正是通过属性来表示的。
名词的属性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观测的,另一种是不可以观测的,遗憾的是,人类语言系统中大部分属性问题都是不可观测的。不过,属性是否可以观测并不会影响人类的交流。
比如说,尽管我们无法确切给出猫或动物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说“所有的猫都是动物”,因为我们假定存在着猫或动物的判断标准(或者说,有着猫和动物各自的本质属性规定),根据这种本质属性,猫或者动物的认定是没有疑问的。
把名词和属性放在同一张表中,如下:
|
猫的本质属性 |
动物的本质属性 |
红色 |
猫 |
1 |
1 |
? |
动物 |
? |
1 |
? |
在上表中存在三个问号,
从外延上说,一个猫是什么颜色一定是确定的,一个动物是不是猫也一定确定的。这就是说,对于外延逻辑而言,计算机使用0或1表示所有的属性问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在人类的语言交流中,动物或者猫,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个内涵概念,也就是说,我们只关心有一种动物是猫,可以抓耗子,至于它是什么颜色,没有人关心。类似的问题同样在动物这个概念上出现。
这就是说,除了0和1之外,我们需要一个第三值——可能值。
可能有,
可能没有,
有或者没有,都无所谓。
如果我们使用*表示可能性,那么(0,1,*)就构成了一个三值逻辑系统的基本符号。
有人关心是否还可以扩充为四值,五值……或多值,其实,三值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所谓的多值,则只是一种计数方式。或者说,三值逻辑已经完全表示了所有的情况——有,没有,无所谓——既有又没有,生活中是把它当作矛盾处理的。
一致性思维 + 三进制思维,这就是一般人类的正常思维方式。
在后面的系列中,即将展示,利用三进制,如何可以完成人们社会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常用推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