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篇加精博文《百位科技精英力挺:"多数论文毫无作用“ 》。呵呵。埃隆马斯克为代表的的所谓科技精英们,可能还以为自己揭开了世纪骗局,得意洋洋。
其实,大多数论文毫无用处,或者用处很小,这是多年来的一个共识。基础研究论文对学科的贡献,最直观的的体现就是引用率。科学界早就注意到了,大约20%的论文获得了总引用次数的80%,而剩下80%的论文只贡献了20%的引用次数。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
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一次这些所谓的科技精英是利用这个数据嘲笑普通论文的作者,甚至有意引导社会舆论来抵制这些研究。好像这些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了埃隆马斯克等所谓科技精英是一群自以为是的家伙们。模仿一下中国人常用的俗话,“没文化,真可怕”,改成是,“没生物学常识,真可怕”。
他们缺少什么生物学知识呢?
就是进化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随机突变+自然选择。
自然界发生的绝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或中性的,通俗的说就是“毫无用处”,给生物体带来好处的突变极其罕见。但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不存在万能的上帝或者自以为是的精英,在每一个突变产生之时生物体都不知道这个突变有没有用,只有当它改变了生物体的表型特征(通俗的例子就是羚羊跑得更快,或者变慢)之后,才会受到自然选择。不利于个体生存的,被淘汰掉,有利于个体生存繁衍的,就会子孙满堂,在地球上越来越普遍。当生物体,尤其是地球上最顽强的生物(细菌等单细胞生物),身处困境时,它们会通过提高突变率,来增加有益突变出现的机会,也就是增加解决困难的机率。即便是身处困境的细菌,所增加的突变,绝大多数还是“毫无作用”。
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漫长进化,产生了真正不计其数的突变。其中绝大多数突变是毫无用处的,只有极少量对生物体有利。但就是这少量的有利突变,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包括聪明的埃隆马斯克和笨拙的海狮。如果地球早期的原始生物为了杜绝“毫无作用”的突变,没有不计其数的没用突变,现在,地球上也就出现不了埃隆马斯克等科技精英。这就应了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句型,“没有XXX,就没有XXX”。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也在于计划经济的设计者看似完美规划,不浪费任何社会资源。但结果是什么,想想四十多年前大家吃什么就行了。科学界的市场经济,也就是给尽可能多的科学家自由探索的机会,产生大量的思想突变,然后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相对论、进化论等极少数重要科学成果,推动社会进步。
之前,美国经济危机时,美国国会要削减科研经费。一些科技精英于是建议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要求“集中力量办大事”,减少产生“毫无用处”论文的研究工作,把有限的经费集中到“能够制造非常有用论文的项目上”。现在,以埃隆马斯克为代表的这批科技精英,不过是拾人牙慧,老调重弹别人几年前的说法。当时,欧洲一位头脑清醒的科学家,参考细菌的SOS反应,警告美国人,不要饮鸩止渴,Save Our Science? You could learn something from E. coli's SOS response(1)。
科学不是技术,技术可以规划好,只做有用的研究。但科学不同,科学没法预先计划好。看看高琨的诺贝尔奖论文,当时看来是毫无用处,几十年后为我们带来了光纤和网络。高水平的科学家,对科研成功失败的预测准确度高一些。因而他们会少走一些弯路。但也仅仅是高一些而已,绝对不可能不做没用的研究。一些人的简历上只有高级别的论文,似乎没有“毫无作用”的文章。但这些人,毫无疑问是把自己的那些不成功、不亮眼的结果丢弃了。他们没有发表“毫无作用”的论文,世界上其他科研人员也就不知道那里有个坑,后面的人还会一个一个掉进去,直到有人发表一篇“毫无作用”的论文,大家才意识到“此处禁止通行”。几年前,我就呼吁过,可以把低级别期刊论文看得低一些,但绝对不能杜绝看似意义小的论文(2)。再进一步说,高水平的科学家也就只是对科研项目成败的预计能力强一些而已。如果让高水平的科学家预计自己未做出来的论文对世界有没有实际作用,恐怕只有等到科学家进了天堂、问过马克思或者上帝之后。
--------------------------------------
1、我写过一篇博客,介绍了这位欧洲人的看法:《建议美国,缺钱了,经费给众多普通学者,而非少数几个爱因斯坦》。
2、之前国内很流行垃圾论文一词,与这个“毫无作用”论文如出一辙,我也参与过“垃圾论文”的讨论:《请慎用垃圾论文一词》。
顺便推荐两篇相关文章,这才是对科学研究结果的理性看法。
1、科学不是少数几个天才推动的,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工作积累而成的:科学并不是天才受到神迹的指引产生的,而是在无数普通人努力下,在无数许多偶然情况共同构成的,不断变化的产物,正如其他人类活动一样。
2、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大多是错的?科学就是如此,但我们也可以做得更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