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Nature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史上引用次数最高的100篇论文有多少是诺奖级别的?》。高温超导体,DNA双螺旋结构,观测到宇宙膨胀加速,这些划时代的论文都没有跻身百强之列。引用次数百强论文有什么特点呢?
仔细看看,也很清楚,就是方法工具类论文占明显优势。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虽然没进百强,但Sanger的DNA测序方法进了(排名第四),用于DNA体外扩增的方法PCR也进了,用于DNA、RNA和蛋白质序列比对查询的工具BLAST和Clustal也都进了。这是生物学的例子,其他学科看样子也类似。
为什么好工具的引用率明显高于重要理论呢?
引用率就是一篇论文出现在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次数的总和。要出现在别人的参考文献中,必然会被别人论文正文中提及。
难道是工具在学术论文中的出现次数远大于提及那些理论的次数?估计不是。前天我在微信中写的评论中,就简单粗暴地写了个“估计不是”。今天,想用谷歌学术确认一下,发现我想错了。谷歌学术收录的论文中,提到DNA双螺旋的论文确实比提到BLAST或PCR的论文少,但同时发现少的次数并不像引用率的差别那么夸张。
也就是说,谷歌数据库收录的学术论文中提到DNA双螺旋的次数本身就比BLAST和PCR少,而提到前者时,大多数论文都不引用原文,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两类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差别。
理论文章被其他论文提及的次数少,我猜测的原因是,太基础了就不用再提了。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站在路上或者地板上,很少想到我站在地壳上。虽然地壳是道路、楼房的基础,但因为太基础而被忽视了。
为什么很多论文提到了双螺旋模型但却没有引用Waston和Crick的论文,而方法工具文章也不会忘记引用呢?
这个问题可能就更复杂一些了。以我个人写论文的经历,我猜测可能是由于作者不够自信。
提及方法和工具,除了表示对原作者贡献的尊重外,引用原始论文主要是为了减少审稿人和读者对论文的误解,怕别人不信,怕别人因自己在方法上的描述不够细致而无法重复自己的研究结果(顺便说一句,那些“生物学研究很难重复”的说法只是在发表后给自己找的托词,如果自己的研究能够让别人重复,没人会去找这种托词)。我们喜欢使用、引用影响大的方法、工具,潜台词就是在告诉审稿人和读者,我们的结果和那么那么多论文的结果是一样流程做出来的,是放心的可靠的。
相比之下,论文提到DNA双螺旋,不用引用原始文献,期刊编辑、审稿人和读者也都明白你的意思。甚至我感觉到了现在,除了生物学史的论文,其他文章中如果还引用Watson和Crick的原文,显得很迂腐。
昨晚听了罗胖的跨年演讲(跨年之后这么多天才听,慢了好多好多拍),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胖子很喜欢引用。如果他的演讲附上参考文献的话,肯定很长。大仲马说:“。。。。。”;梁宁:“。。。。。”;就像罗曼罗兰所说:“。。。。。。”;李翔跟我讲过一个故事,。。。。。。放开视野一想,岂止是罗振宇,我们大多数人都这样呀,几十年前,人们动不动就说,毛主席怎么怎么说,伟大导师列宁如何如何说,。。。,一百多年前,几乎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喜欢说,子曰,。。。。
老师要学生们认真复习,怕学生们不听话,搬出孔圣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师心中想的是,我没有威信,孔圣人总有威信吧,你们还敢不相信孔圣人的话吗。
朋友大老远来看你,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如果没有这样曰过,你就不高兴了吗?还是高兴呀!不过拉上孔圣人的名言,这高兴就显得高大上了。
自信,充分自信的人,老朋友来了,直接说高兴就够了。当然,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老师也不必强装自信,只要有效,把孔圣人抬出来也无伤大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3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