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章良与不伦不类的中国农大校训
陈章良到中国农大当校长后将校训改为“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初一听“磅礴有力、气势不凡”,但仔细思之觉得不伦不类,因为“解民生之多艰”与高校职能并不相称。
据《中国农业大学校训备选方案诠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我校以农立校,国富民殷、强农为本,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以“解”代“哀”,以此为己任的大气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气,恰切地表现了我校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
以“育天下之英才”接“解民生之多艰”充分体现了我校作为农业高校首府的教育特性,磅礴有力、气势不凡,上合我校百年深厚历史,下启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世纪雄心,以育“天下”英才为乐,也体现了我校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理想。
中国农大首先是高校,作为高校两个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教学、科研”。因此,顺着陈校长的意思校训应为“解宇宙之奥秘 育天下之英才”之类比较合适;陈校长真觉得“民生之艰”重要,也是用原文“哀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才说得过去。因为“哀”是没有限制的,高校通过“哀民生之多艰”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育天下之英才”没有问题;可将“哀”改为“解”就越权了,因为“解民生之多艰”是一个浩大工程,高校即没有这个职能也没有这个力量,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解民生之多艰“作出贡献就够了”,怎么可能直接去“解民生之多艰”呢?陈校长将来可能,农大培养出的学生也可能,唯独高校不可能,因此,农大也只能“哀”,不可“解”,不可能具有这种“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
可陈章良校长为什么还用“解民生之多艰”呢?
我比陈校长小一岁,小时候都是受到伟人探求救国救民真理、解民生之多艰的教育,“解民生之多艰”的解字早就有人改了,不是陈章良到农大后才在校训中改的。陈校长到农大后虽当时作为一校之长,但以后要“解民生之多艰”,他后来去广西做副主席就可以说是“解民生之多艰”了。
因此,农大的校训虽有些不伦不类,但夹带了陈章良校长个人的志向还是有点意思的,只是夹了一半有点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