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十年前,让人去“经风雨、见世面”的最高指示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现在不大讲了。不管那时候的做法多么荒唐,要人“见世面”是不错的。要做一点事情,特别是要带领人们做点事情,没有见过一点世面是不行的。带领大家办大事的人一定要见过大世面。
鲲鹏展翅飞向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蜩与学鸠却嘲笑鲲鹏:我们从地面腾地起飞,飞到榆树或檀木上,常常飞不到,就落在地上,干什么非得向南走上九万里(“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蜩与学鸠不是不勤快,也不是道德品质有什么问题,就是没有见过世面,“小知不及大知”而已。
外国人发明了博士后,说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再换几个单位做几年“临时工”。这样做的好处是继续见见世面,长长见识,以后自己做教师、搞研究就能博采众长,有一个高一些的起点。
做教师、搞研究只是带领不多人工作,尚且需要见大些的世面,要带领那么多教授和学生的大学校长,更要见过大世面。
要想把大学办成中国一流的大学,至少要知道中国一流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一流、二流,好一点和差一点,都是相对的。本来,这种话不该说,但是,如果不说这几句,一定有朋友要愤怒地评论:中国有一流大学吗!?)要想把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至少要知道世界一流大学是怎么办学的。
要想知道一所大学的样子,可不是拿着公款去参观两天就弄得明白的,也不是看看书上怎么写的、听听人家怎么说的就搞得清楚的。非在那里读过书、教过书,至少呆上三年五载,才能感受到那个学校的风气,传统,习惯,做法,好在那里?为什么要这样做?
每一所大学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想知道中国一流大学的长处,还要多知道几所中国的一流大学。同样,要想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长处,还要多了解几所世界的一流大学。作为大学校长,对于这些学校仅有一般的了解是不够的,非得作深入的了解、甚至有点研究不可。所以,大学校长应该经过几个一、二流学校的熏陶。
我前些天曾经说过大学校长应该“有极高的学识、德高而望重”(本人博文:《大学校长和系主任应当“年老化”》),怎么才能够“有极高的学识、德高而望重”?经过几个一、二流学校的熏陶也是一个必要条件。
我说的这些都是一个大学校长的应当有的“必要条件”,根据初中平面几何所学到的,第一,这个条件不一定充分;第二,不够这个条件的恐怕不行,让一个三流大学毕业,长期囿于一个偏僻地区的人,做大学校长,他领导的学校恐怕多半应了一句吴地谚语:床底下放鹞子——大高而不妙(鹞子,风筝也)。
略微细心的朋友会说,上面的话,都是“应当”、“应该”,而不是现实,很对,这些本来都只是“老生”之常谈——“网上谈兵”。
附录1. 教育部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面试人选公示公告(各位可以看看,这些候选人见过多少世面):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745/201201/129158.html
附录2. 本人博文《大学校长和系主任应当“年老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