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被雪压断的树枝 精选

已有 11199 次阅读 2021-11-10 08:43 |个人分类:闲说山东|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被雪压断的树枝

每年11月份,济南就到了干燥的季节,很少雨雪。前几天,气象预报说会有大雪甚至暴雪,人们虽然知道下雪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但还是盼望有点雪,给生活增加一点色彩。

11月6日临睡觉的时候,天上开始下雨。因为预报说是雨夹雪,大家以为下些雨后就会下雪,谁知道,下了一夜的雨。7日早晨起来,我到网上查了一下,竟然下了20多毫米,如果这些雨水都是雪的话,大概要有二十多厘米厚了。我想,可能气温太高,雪都变成雨了,下了这么多雨,雪大概不会再下了。谁知道上午竟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就漫天都白了。据媒体报道,济南的这场雪,积雪约厚17厘米。

太太知道有雪,早就买好了蔬菜食品,于是,7日就在家里看雪了。8日,天气放晴,太阳很好,我们也没有下楼。地上都是雪,虽然扫开了道路,但毕竟有冰和水,老头老太太还是小心一点,不出去凑热闹,万一摔了跤,就不好玩了。

今天(9日)上午,终于下楼了。到楼下看到的,是在楼上所不注意的。许多树枝被压断,都拖到地下了。院门口的道路正在施工,车辆不能通行,压断的树枝还来不及被清理。几乎每一棵杨树和悬铃木树都有被压断的树枝,一根根粗大的树枝耷拉下来,真是可怜得很。

树木1.jpg

树木3.jpg

树木2.jpg

每年差不多都会下雪,可是把树枝压断的并不多。其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每年下雪的时候,杨树和悬铃木的树叶基本上都掉了。那几根光秃秃的树枝上存不下多少雪,树枝当然不容易压断。

今年却不同,这场大雪来得太早了。11月上旬,在济南这个地方应当还是秋天,它入冬的时间(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一般在11月20日左右。我曾经写过一篇《大树的落叶究竟哪一面先着地? 》( 2018-11-25),那时候正逢济南的杨树大落叶。一般的说,悬铃木落叶要比杨树早一个多星期。也就是说,悬铃木落叶一般在11月中旬,杨树则在20日左右。如果在树叶未落之前,就遇到大雪,很多杨树和悬铃木被压断树枝也就难免了。

今年济南的大雪,发生在11月7日,悬铃木刚刚开始落下一些小叶子,正常的叶子基本上还没有下落,而杨树的落叶则没有什么动静。这些阔叶树遇到大雪,被大面积地压断树枝当然也不奇怪。

上一次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009年。据当年的媒体报道:11月12日出现了多年不见的鹅毛大雪,济南市大部分地方的积雪达10厘米,有很多大树被压断树枝。

阔叶树在冬天落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在寒冷的冬天,如果阔叶树的叶子不落,也会被冻坏,而落下叶子,减少新陈代谢,使得树木中离子浓度增加,其中的水分就不会冻结。设想阔叶树叶子不落,仍然输送大量水分给叶子,树木本身的水分也很大、离子浓度很低,只能整棵树都冻死。

当然,什么树什么时候落叶,都是进化的结果。如今年这样突然的冷空气来临,带来了大雪,压断很多树枝,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济南今年的雨量特别多,降水比常年平均多了百分之六十多,达到了一千多毫米。降水多,地下水位高,树的长势好,可能树枝也会格外脆一些。这样,被压断的树枝更多一些也就很自然了。

降雨多,生长茂盛是好事情,可是遇到突如其来的降雪,被压断树枝的损失大,对于树木也肯定是大的伤害。

像杨树、悬铃木这样的树种,都是很耐修剪的。秋冬季剪光了树枝第二年照样长得很好。我们人工对它们树枝的去除称修剪,在自然状态下的“断枝再生”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树木同样也不怕断枝。相信明年这些树木仍然会很好地生长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于我们人来说,也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有好的心态,不要被困难所吓到,要想办法克服困难,减少损失。

就像枝叶过于茂盛的大树更容易被压断树枝一样,有时候人的成长太顺利,遇到灾难的时候,损失也会更大。这时候,我们更需要有韧性,不怕困难,修复被伤害的地方,继续前进。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就要像树木在大自然中一样,要经得起风吹雪压,经得起挫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311752.html

上一篇:杂说生活中的钾
下一篇:一流大学应当有一流的行政管理
收藏 IP: 112.229.32.*| 热度|

24 张晓良 范振英 张学文 郑永军 尤明庆 聂广 武夷山 孙颉 周忠浩 孙冰 鲍海飞 李学宽 王安良 王磊 史晓雷 刘旭霞 郑强 黄永义 韦四江 史永文 杨立坚 郁志勇 苏德辰 王俊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