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回农村老家时,带女儿去了自己小时候朝来夕去的乡间小路,眼前的情景与十几年前的反差太大,写点文字记录自己所看到与想到的几点变化。自己小时候,大概是在1980-2000年的时间段,农村乡间小路两边是长不住荒草的,一方面是农户大量喂养牲畜对青草形成巨大需求,因为耕地全被农田占用,腾不出来地种苜蓿、高粱等专门的饲草,所以夏天路边、荒坡的青草一般是喂养牲畜的好饲草,农闲时大人孩子都要拿着镰刀去割野草喂牲口;另一方面,村与村、田与田之间路上来去行人的踩踏也没法让草能在路边长起来,也许还有雨水的变化等原因,但这种现象在十几年以后并不存在了,这种表象的变化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不同的视角下会有不同的深刻驱动因素,当然较为直接的推动因素,是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引起了农村多方面的巨大变化:
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植被的恢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变化。人退草长是一种自然现象,树草旺盛,随后是虫娃满地,生态系统在按照它们的需求自由的繁衍起来,昨天午休时姑娘睁着眼睛看着屋檐旁边电线上的麻雀各种自然精彩的动作,听者吱吱渣渣的叫声再没有任何睡意,家门前的杏树上也有一窝老老少少的布谷鸟很是热闹…….。确实,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之间你退我进的博弈关系是很明显的。这次去老家深切地感觉到了,类似老家的黄土高原地区“越开垦越贫穷、越贫穷越开垦”的恶性循环已经不复存在,当地的人们已经跳出了土地这原先唯一的资源条件的限制,主动地寻找其他的机遇带来的收益(主要是劳务输出),这一过程归因于当地的农业收入满足不了家庭在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支出费用,也归因于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的有力驱动,种种原因将这一过程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从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角度讲,是当地环境自发修复与改善的过程,从山顶到山根长满了荒草,至少水土流失问题没有以前那么直接、那么易发。在科学网上看了一篇博文,关于城市对生态系统救赎功能的理论在我眼前也算得到了小范围的应征。
二是农村人文环境的深刻变化。首先,总体上感觉,农村萧条的感觉日渐突出,最直白地讲,农村没了人气,迁走的人多,没条件彻底迁走的青壮年出门打工,留下的老弱病残,这种缺乏生机、活力的景象让农村逐渐失去人们比较眷恋的希望和安逸,只有一种萧条的感觉装在每个人的心里,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影响着这里出生的以及仍在这里生活的人的幸福感,人们在山沟里看不到城市,但在内心还是眺望城市的繁华。其次,人们对土地的情怀在深深的改变。十几年前我随母亲日出前到田地,日落前回家里,来去的乡间小路承载着大家的希望与生活,也停留过很多的劳累和疲惫,人们的投入在地里,希望在田野里,包括刚懂事的孩子都知道保护自家的地不能让别人踩踏,看到自家地里郁郁葱葱的麦田,大人收获的喜悦也会在小孩子身上传递,逐渐凝聚成老老少少对故土的热爱。现在却不一样了,地里的收益从市场角度看,是难以维持一个家庭的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开支,因此农户的希望在出门人的身上,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仅仅体现满足口粮的功能,进城务工的人肩膀上扛着全家人的希望,挣到钱回家去过需要钱的日子,这种现状导致了当地人对土地情感的减弱,曾经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寄语人们对地方水土的热爱,但现在证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这种给人能以情怀的谚语也逐渐淡出人们的思维。个人以前觉得农村的变化破坏了曾经牛羊满圈、家底殷实、子孙满堂、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但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有偏见或者有点过于保守的味道,尤其是水土资源禀赋条件差,人口多的地区,人从思想到行动摆脱对贫瘠土地的过度依赖是一种人文方面的进步。
三是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个已经是不新的话题,留守儿童的问题,老人和儿童的长时段组合,缺失年轻父母教育的孩子在内心世界的塑造和生活习惯上是与不留守孩子有区别的。我也仔细对比观察了老家孩子跟父母生活、和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的区别,前者在年轻父母的催促与引导下,勤快、理解大人的辛苦,懂得和愿意去支撑小家庭的自觉性,而和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一个是生活习惯上缺少约束,少了中间父母辈的管束,爷孙之间隔代交流一定程度上难以起到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的作用,眼睁睁看着很多事情不替爷爷奶奶办,看电视也会看到深更半夜…….,这是让人难以乐观的现象,因为留守孩子,他们缺了教育、少了关怀、少了父母塑造的环境,少了对人的体贴等等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来谁也补不上,而将来更加长远的生活会或多或少地受这种童年时的各种缺失而影响,更加广泛的看,农村的下一代由于“留守”留下的很多问题该怎么面对和解决,期待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能有更多的见解。
农村变化远不止以上所述,再过十几年,将来的农村,尤其是西北地区农村的面貌,将会是什么样呢?好奇,关注,个人能做的只是一点点的观察和体会,但愿更加美好的未来能洗礼昔日的贫穷落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