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学术评价体系中,学术期刊事实上承担着为学术成果定级的任务。如果它不能及时履行为学术成果背书的义务,它在学术交流系统中的地位就难以避免边缘化的命运,即使用学术之外的手段强化其地位,也只能起一时之效。
以某校某院的博士毕业资格要求为例,学生必须发表一定级别一定数量的论文才有资格进行毕业答辩。学术论文被分为A、B、C三等,毕业资格至少要求1A1C共2篇、2B1C共3篇或1B3C共4篇。A等包括SCI、SSCI、A&HCI、EI外文期刊源刊、《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以及被SCI、SSCI索引的中文期刊论文和重要学术会议论文;B等包括学校认定的中文权威期刊、NSFC管理学部公布的重要学术期刊、新华文摘部分转载的论文(不少于1000字),以及被A&HCI、EI索引的中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C等包括CSSCI源刊、ISTP和ISSHP会议论文。但发表SCI、SSCI对文科生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所以一般都走B+C模式,即2B1C或1B3C。这里的核心任务在于B类论文,即在本专业的头号刊物、管理学部的20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EI会议论文。中文权威期刊和EI会议在发表费用、发表难度上存在很大差别,下文将分别予以分析。
一般来说,权威期刊多为双月刊,载文量比较小,审稿周期较长,且论文发表时滞很长,普通稿件录用一年以后才刊出的现象并不罕见。除刊物容量因素外,部分刊物还很在意论文学术价值之外的其它因素,如是否名家稿件、是否基金论文等,因此对普通作者来说,如果文章的创新性不是特别突出的话,这类刊物的拒稿率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如果能克服重重困难,在本专业的权威期刊上发上几篇文章,对于增强作者的学术自信还是很有作用的。由于学术地位比较高,这些刊物一般也都能够自重身份,在版面费问题上操作比较规范,一般要价并不高,以图情领域为例,一般也就1k多。
与中文权威期刊相比,EI会议论文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会议比较多,发表周期短;命中率比较高,一些会议对文章内容的要求并不高。不过它也有一些劣势:发表费用较高,一般在3k左右;论文一般要求用英语书写,这对很多人构成了不小的障碍。
一个博士生在其在读期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发表出B等以上的论文,需要与牛导合作冲击中文权威期刊,或者投EI会议。在这种态势下,国内权威期刊和EI会议的竞争关系非常明显。在没有马太效应可以借重的情况下,投EI会议是比较理想的策略。虽然在金钱上需要多支付一些,但可以及早满足毕业资格审查要求。事实上,很多人也正是这样做的。这就造成一种很荒诞的现象:中国人花钱请外国人鉴别学术成果的等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根源在于我们的学术评价体系。通过上文所述规定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已经在我们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充当起为学术成果评定等级的角色。如果国内的学术共同体和期刊不能及时履行为学术成果背书的义务,那么国际学术共同体和期刊、会议将可能取而代之。
如果中文权威期刊给年轻的科研生力军们制造的印象就是文章超难发表,时滞特长等不良印象的话,等他们熟练掌握英语这一国际通用科研成果组织语言后,再期望其为国内刊物优先投送高质量稿件似有难度。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作者和学术期刊实际上是双输:作者需要支付更多的发表费用并被迫用自己并不擅长的语言组织思想,期刊错失了很多优秀稿件。
很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国内学术期刊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无为将无位。也许会有人认为这过于危言耸听,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下导致期刊稿源长期供大于求的根源就会发现,如果学术成果认定方式一旦发生改变,类似某某现代化之类靠版面费年入千万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如果管理部门在职称评审、学生毕业资格认定上认可来自类似“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之类及时、免费的开放存取平台论文的学术价值,各刊门前汹涌的来稿大潮将骤然退却。
国内学术期刊如果不能认清自己在全球科学交流系统中的地位,并适时改革以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学术成果发表模式转变潮流,未来可能会受到来自学术界的更多抱怨。
简单想法,欢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