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年轻,就已老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tangle Make a difference.

博文

国内科学研究落后的原因

已有 4836 次阅读 2018-5-30 22:51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段有意思的话:

“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的原理。这些原理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得到众多应用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可以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刨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最庞大的民族当成野蛮人。”

 

这段话出自1883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名为A Plea for Pure Science的文章,文章的具体信息如下:H. A. Rowland, Science, 2(29), 242-250 (1883)。看到这段话之后觉得深受感触,于是就想把这篇文章找来读一读,后来发现这篇文章已经在2005年被翻译成了中文,发表在了《科学新闻》杂志2005年的第五期上,《物理》杂志在201211期上全文转载了这篇译文(http://www.wuli.ac.cn/CN/Y2012/V41/I11/748)。

 

通读这篇译文,不得不为美国在1883年就有对科学研究认识如此深刻的人存在感到佩服。当时的美国科学研究并不强,只能跟在欧洲后面走;到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科学中心,这些有着卓越见识的美国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883年的认识,很多我们现在都还达不到,甚至有可能还相反,这确实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前不久才经过科学考证的五千年文明古国,怎么才能不被这个世界抛弃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摘录一些我认为有意思的话,供参考,还是希望有能力的人去读一读英文原文,毕竟经过一次翻译,意思难免会有所变化。

 

1. 在我国,希望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人必须以更多的道德勇气来面对公众的舆论.他们必须接受被每一位成功的发明家所轻视的可能,在他们肤浅的思想中,这些人以为人类唯一的追求就是财富,那些拥有最多财富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每个人都理解100万美元的意义,但能够理解科学理论进展的人屈指可数,特别是对科学理论中最抽象的部分。

 

2. 当其他国家在竞赛中领先时,我们国家能满足于袖手旁观吗? 难道我们总是匍匐在尘土中去捡富人餐桌上掉下来的面包屑、并因为我们有更多的面包屑而认为自己比他更富裕吗? 但我们忘记了这样的事实:他拥有面包,这是所有面包屑的来源.难道我们卑贱如猪,认为谷粒和谷壳的价值比珍珠高得多吗?

 

3. 但是,如果一个人拥有最著名大学的教授席位,而他的精力和能力却用在科学知识的商业化应用上,他以尊贵的身份出现在社区,在报纸上又成为科学的解释者,那么这对他和他所在的学院来说都是一种耻辱。

 

4. 根据这份报告,我们国家有380或者400个左右的机构称自己为学院或大学! 我们或许可以借此声称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拥有大学的数量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数还要多.事实足够明确,整个世界也基本上很难有能力支持如此多的一流大学.它们一窝蜂地出现,平庸的诅咒一定会降临到它们身上.它们必定是一群蚊虫,而不是自诩的雄鹰。

 

5. 1880,400所学院和大学的财产总值约为:建筑物4000万美元,运转经费4300万美元.这足以建立1所资产为1000万美元的大型大学、4所资产为500万美元的大学、26所资产为200万美元的学院.但是这个设想不可能成为现实.政府的拨款是不可能的,因为理想的大学绝不能允许政治权术掺和进来.

 

6. 但即使在我们的科学协会里,危险离我们还是很近.当协会的平均素质不高、当最高的荣誉给予平庸之辈、三流水准的人被树立成榜样、微不足道的发明被夸大为科学发现时,这种协会影响就是有害的.

 

7. 这只能有一个答案,如果一个自称为大学的机构在它的桌子上没最新的科学期刊,或者在它的图书馆的书架上没有存放学会的学报,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它没尽最大的努力来促进和培育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和事.

 

 

对比文中的一些话,可以看出我们现在仍然并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美国的科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从一个跟在别人背后跑的小弟,变成了现在的领头大哥,这与其采取的科学发展策略是相当有关的。如果科学发展行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大力发展将会越偏离科学发展的目标更远。

 

纯科学研究可以近似理解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对于科学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应用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上文中举的法拉第的例子,以及麦克斯韦,在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电磁波这个东西会极大的改变这个世界。

 

再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最短视的人在看到别人收获了又大又甜的桃子,他想到的是我要桃子而不是要种桃树,这种最短视的人有但是不多。更多的是看到别人的桃子又大又甜,就开始集中所有力气去种桃树,其他的啥也不管,最终结的桃子有可能有小又苦,也有可能又大又甜,但是小和苦的几率远高于大和甜的几率;在什么时候看到别人收获了又大又甜梨子觉得好吃,又花大力去去种梨树,所有的一切都是奔着最终的结果去的。在这个例子中,又大又甜的果实是应用研究的成果,种果树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培养适合各种树木生长的土壤,因为不知道哪种树在什么时候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所以就让所有的树木,不管是果树还是杂树都一并茂盛生长,自然能够从中选择合适的树木来培育又大又甜的果实。

 

中国目前就处在不培养土壤,而花大力气去种别人已经能结果的果树,最终结的果子能不能超过其他人暂且不说,反正自己是不会培养新品种果树的,因为缺乏其他树木成长的土壤,根本就不存在可选的树木,自然不可能培育出别人尚未培育的果树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11-1116575.html

上一篇:争论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
下一篇:走向共和与侯卫东官场笔记:题记
收藏 IP: 117.36.1.*| 热度|

10 谢力 张义国 史晓雷 王庆浩 黄荣彬 吴昊 杨正瓴 强涛 王从彦 吴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