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校入职中国科大三十年
今天是我留校入职中国科大三十周年纪念日。六月三十日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当年我挑这个日子报到也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三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博士毕业留校是我一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也是最自然的选择。
中国科大从成立时起,实事求是,奋为人先,为人所不敢为的拼搏意识与生俱来,在人才的选择任用与培养两方面特色尤其鲜明。学校最初的年轻教员中,不少都是当年政治蒙尘的科学遗珠。在合肥的二次创业初期,学校更是不遗余力地寻找散落各地的人才,同时通过创办“回炉班”的形式,培养并选择,及时充实了空虚的教师队伍。我们作为文革十年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大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受到社会的极大期待,自然也是中国科大用人所关注的目标。
一九七九年,李政道先生启动的Cuspea项目,科大是主要参与单位。年底的考试,我们班刘刚、张化一两位同学提前参加并获录取,开启了我们毕业去向的新途径。科大校方一方面希望同学们有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凭近水楼台之便,留住我们这批人才中的优秀者。在我们大学三年级时,学校及时选取了数十名杰出者留校,我们班张一荃、陈共、吴伟康、周冰、任大宁等人被选择。学校对他们有一揽子培养计划,不参加Cuspea考试,先留校,安排出国深造后充实教师队伍。一九八零年,我们同学中又有李沅民、邓要兵、陈剑平、谢心澄、严永欣、刘欢、何小刚等七名同学通过Cuspea出国留学,其余绝大多数参加了正规的研究生考试,共五十七人被录取,超过半数是科大自己的研究生。我们这一届中,除极少数突出者,如鹿明同学,在本科毕业即留校外,校方规划在研究生中进一步选取留校者。一九八四年我们硕士毕业时,学校又留了李定等一批同学,后续多数安排出国或留校继续攻博。近代物理系校内直接攻读博士者包括赵政国同学等五人,我是其中之一。一九八八年,我们博士将毕业,系领导逐个谈话,希望我们留校。这也是我多年的理想,于是在博士答辩之前,我便义无反顾地入职了。留校一百天后,我与蒋勇同学一起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中国等离子体物理学科最早的两位博士。在一百零四名前后同学中,我是最后被学校选择留校的一位,也成为最执着的一位。
岁月大浪淘金,当年一批又一批被学校选择培养留校的优秀同学,绝大多数都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们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留下来的我,如同一颗沙粒,平凡地坚守在这里,见证着科大持续的辉煌。我想,我们这样的沙子,不是一盘散沙的沙子,而是在科大的环境中构成坚实混凝土的沙子,是科大赖以存在的基石中的一颗沙子。
三十年事一处,不易。晨不寐,遂起,心不平静,不知何云,且叙数言以为纪。桐城若溪,二零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晨于科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