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ysky 能经历一个变化的年代,运气不错

博文

科技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

已有 3288 次阅读 2010-1-15 01:1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产权

目前科技界最让人头疼的一种现象是:论文、专利、奖项很多,似乎欣欣向荣,但为什么原创性研究不多,也看不到多少对生产力的提升呢?这可能还得归因于科技大环境的营造,所谓科技大环境主要指的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减少行政管理部门对科技人员的考评分级。


先说说科技界的现状。现在科技管理部门为了推动科技进步、为了发展原创性研究也确实是绞尽了脑汁,财政计划中科技投入不少,还设计了很多指标来考评科研投入效果,建立了各种层次的所谓人才体系希望这些精英能带动科技的发展,设立了很多奖项希望重奖之下总有勇夫吧,但是效果怎样大家也都有评论。而无论是考评指标、人才体系的建立还是奖项的评选,都遵循同样的套路,有相应的指标,结果对于各类考评指标真正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科研界的现状大多是只针对考评因子、评奖因子做科研的浮躁之风,甚至各种程度的造假冲动。实际上科技管理部门不需要那么痛苦地围追堵截,试图考评科技界的行为,它真正最需要做的事应该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确实我们现在有专利局,似乎也在建设知识保护体系了,但是现在的专利局充其量只是知识登记体系中的一部分,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所以造成的现象是:专利很多,但大都是不管用的,这从专利后期维护费的缴纳情况中可见一斑,很多是为了迎合各级考评指标而申请的,真正有用的东西人们是不会申请专利的。当人们投入巨大精力财力得到的原创性成果受不到有效的保护,被别人模仿剽窃,不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时,谁还会、还敢大投入呢?事实上科研本身是带有奖励性质的一种活动,这种本征的奖励之一是知识发现的精神上的满足,二是由科研发现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和随之而来的物质上的奖励。当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像欧美一样严格可信,人们从科研中能得到原创性带来的收益时,行政管理部门本身就不再需要任何考评指标来考评他们的科研投入的效果,企业界也敢于在科技进步中进行大投入,科技经费渠道将会成倍增长,而中国也将会由于从这些原创性成果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中受益。这才是清虚火、补气补血、强健科研的正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257-287339.html

上一篇:关于科研管理若干技术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教育应该回归本源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