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植物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ilu49

博文

土壤里的重金属是从哪里来的? 精选

已有 53438 次阅读 2014-8-25 16:34 |个人分类:绿色经济|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污染, 土壤, 重金属

目前所说的土壤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有机物污染等多种类型。有专家估计中国90%左右的被污染土壤都与重金属有关,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土壤污染以重金属污染为主。

重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5.0g/cm3的金属元素,目前已知的重金属元素有45种,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铬、汞、镉等,从环境污染角度来看,通常也将生物毒性比较显著的类金属砷视为重金属。社会公认的对人体毒害最大的重金属有5种:铅、汞、铬、砷、镉。

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相比,土壤中的重金属无法降解,而且分离难度很大,修复起来非常困难。

那么,土壤里的重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矿山:铅锌矿常伴生镉,而铜矿、金矿常伴生砷。某些有色金属矿区周边地表的重金属基础含量本来就比较高,再加上矿山的“三废”处理不当,导致在采矿过程中向周边环境释放大量重金属元素。这种情况在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南方省份比较严重。再加上南方多酸性土壤,土壤中的镉等重金属活性也因此增强,更易被水稻等农作物吸收。

2、  工厂:冶金、电镀、塑料、电池、化工等行业是排放重金属的主要工业源,这些排放物以污水、灰渣、烟尘等“三废”形式使得工厂周围的土壤中重金属超标。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传统工业发达地区,如东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

3、  化肥:化肥也是土壤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一些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的原料矿石中镉、铬、铅、砷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我国农民习惯上化肥施用量本来就偏大,加上南方又采用多季耕作,因此,滥施化肥的危害在南方省份更为严重。

4、  农药:农药中常含有各类重金属元素,如甲基胂酸铁铵等有机砷杀菌剂、醋酸苯汞等有机汞杀菌剂和砷酸铅杀虫剂。我国农药的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而据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土壤重金属严重污染。

5、  污灌:农田灌溉时,如果利用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均会不同程度地造成镉、砷、铅、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作物的污染。尤其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采用工矿业污水灌溉农田的情况十分普遍,在海、辽、黄、淮4大流域,污灌农田约占全国污水灌溉面积的85%

6、  地下水:我国北方缺水,许多地方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都取用地下水,但许多地下水的重金属含量偏高。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有三,工业污染,城镇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据环保部官员透露,目前,全国地下水资源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占63%,符合Ⅳ类-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

7、  公路:城市与公路交通运输中汽车尾气排放、轮胎(磨损)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元素导致道路两侧土壤中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严重。尽管无铅汽油已推广多年,但此前路旁土壤中的累积量不可能很快消除。

8、  饲料:目前许多饲料生产企业为了迎合养殖户的需求,常常在猪、鸡等农畜的饲料中添加劣质硫酸铜和含砷制剂,因为这些添加物可以杀死畜禽体内的寄生虫,促进牲畜生长,甚至可以让猪肉的颜色变得更加红润。饲料重金属超标不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畜禽粪便还会加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9、  电子垃圾:电子垃圾中含有铅、汞、铬、镉、镍等几十种金属,但是目前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主要由一些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私营企业,采用简单的手工拆卸、露天焚烧或直接酸洗等落后的处理技术。这就造成残余物被直接丢弃到田地、河流或水渠中,从而导致重金属污染。至于废旧电池随意丢弃,更是由来已久。

(笔者并非专业人士,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参见:《还有比“反转”更为紧迫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89-822191.html

上一篇:柚子这么大了
下一篇:曾经的烂漫
收藏 IP: 221.207.37.*| 热度|

51 鲍海飞 吕喆 邵鹏 孙爱军 瞿明凯 李笑月 丁能根 王荣林 曹建军 孙学军 喻海良 张忆文 马春旺 陈小润 文克玲 张健 李喜林 陈桂华 翟远征 刘旭霞 秦占杰 李学宽 李宇斌 汪浩 罗慧 陈敬朴 廖晓琳 赵美娣 庄世宇 宋泽阳 李兴超 张晓良 张强 徐传胜 郑永军 张智才 杨国力 强涛 谢平 文玉林 刘光银 刘世民 祝国光 杨正瓴 蒋新正 ljxm wangqinling dulizhi95 neilchau abang niur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