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反转”和“挺转”两拨人马的唇枪舌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窃以为,眼下还有比“反转”更为紧迫的问题有待解决,那就是土壤污染问题!毕竟,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确切危害目前尚无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但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早已有铁板钉钉的事实与结论。
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17日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透露,我国的土壤污染以无机型为主。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而此前国土资源部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
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数据更令人震惊。据其2010年发布的《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称,我国20%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其中镉污染的耕地涉及11个省的25个地区。在湖南、江西等省的长江以南地带,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省份土壤中重金属本底值原已偏高,加上多年来经济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大量工业“三废”排放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成。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单艳红也认为,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
著名土壤专家、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指出:“真正污染严重的不在珠三角,全省大大小小3000多个矿山周围,才是最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广东韶关的大宝山矿是一座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1969年开建,20世纪70年初开始大规模采矿、洗矿,多年来污水处置管理粗放,长期的污水灌溉造成附近的新江、翁城2个镇10个村的土壤污染,受害人口13000多人,稻田10000余亩,鱼塘1000余亩。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进而引起当地群众皮肤病、肾结石、肝癌等病高发。矿区附近的的上坝村老百姓就是因为长年吃这种“毒菜”与“毒大米”而成为著名的癌症村,很多村民年纪轻轻就死去。再如惠州的龙门茶排铅锌矿从1995年下半年起,先后有16家个体和私营企业经申领了采矿许可证,采矿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万洪富透露,广东像大宝山这样的矿区大大小小有3000个,这些矿区周围的土地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有的情况非常严重。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专家童潜明认为,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首先来自于工业“三废”。以湖南为例,其有色金属采选开发已有数百年历史,在衡阳常宁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重金属企业密集的地区,许多耕地早已不适合继续耕种。另外,来自农业的污染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目前全球每年进入土壤的镉总量为66万公斤左右,其中经施用化肥进入的比例高达55%左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的研究发现,广西、云南等地遇到洪水时,上游堆积的开采矿产中含高浓度重金属的污水就顺势蔓延下来,造成下游上百公里的河道和农田遭受污染,从而大面积稻田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思的村的耕地土壤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就已被重金属镉所污染,所产稻米中镉含量严重超标。据广西桂林工学院教授林炳营在该村的研究表明,1986年该村所产水稻中,早稻含镉量是国家允许值(0.2毫克/千克)的3倍,晚稻则是规定值的5倍以上,达1.005毫克/千克。 污染源就是村庄上游15公里以外的一家铅锌矿,含镉的废水作为灌溉用水流进了村民的耕地。
......
凡此种种,无一不触目惊心!
笔者十多年前在《皖中绿色经济带发展研究》(1999年5月立项、2000年5月完成)项目报告中,曾特别呼吁过开展一次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普查:“建议委托省环保部门对沿线地区进行一次农业生态环境普查,对于土壤和灌溉水源中的铅、镉、汞、砷等有害物超标的地块(地段),应限制其食用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可改种棉、麻、花卉、蚕桑、苗木等非食用作物或改作工业、道路、建筑等用地。对于水土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段,可辟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创设绿色食品品牌,颁发绿色食品合格证书和产品来源证书,并通过广告、招商、组织农区旅游等形式对外大力宣传其绿色生态环境,提高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
据悉,我国从2005年便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当时计划用3年的时间摸清全国土壤的家底(据信此项调查耗资近10亿元)。现在距这项调查的截止期已过了6年,终于等来了国家权威部门给出的污染区的概略分布,但具体分布仍不明朗。不难推知,公布污染区具体分布的最大阻力来自污染区的地方政府:一旦披露真相,非但直接影响其农产品外销,更为严重的是其整体投资环境、包括其旅游业势必遭受重挫。然而,公众的知情权同样需要尊重。
中央政府目前面临的难题是,要不要向社会如实公布这些污染耕地的具体位置(省、市、县、乡镇、村)?还有,这些被污染的区域和地块目前是否已被明令禁种食用作物?如果已有禁种令,贯彻实施的情况又如何?污染区农产品的外销是否已得到有效的管控?污染区居民的生计如何安排?化肥农药的生产过程是否得到有效的监管?国家目前有无通盘考虑的因地制宜的地块弃耕和土壤修复计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