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感觉我以前说的一个观点很对:做研究需要热爱那片土地和人民。
现在来看,你们的论文写得没有热情,表现的兴趣也不是很大,说到底原因还是我说的,你们对这块土地缺乏感情,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缺乏多少情感。如果你们投入了感情,就会觉得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非常有用也有趣。做研究很多时候,都是很主观的事情,需要对这个事情本身感兴趣,有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才能做的更好,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你们工作以后,可能还会面临着这些问题,因此,在你们毕业前夕,我给你们强调一下。
早上,我看了一本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局外人》介绍。我感觉你们参与的这个伟大神圣的科研项目,感觉你们在里面真的就像“局外人”一样,对项目没有做出多少贡献,这是一件令人遗憾和惋惜的事情。当然,也像这本小说要表达的一样,别人眼里的局外人,其实,当事人可能也有很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感情,只是没有表露出来而已,对外人来说可能永远是个未知的谜。
这可能是你们这代青年人比较普遍的问题。将读书读研工具化,有的是为了推迟毕业,消极避世,有的是为了拿个硕士学位能更好地就业,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也是合理的。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能有个更好地生活,也的确具有这个功能,否则,每年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考研了。将拿学位工具化了,缺乏对科学研究最为朴素的情感,对科学研究这个事情本身缺乏兴趣,甚至也缺乏足够的责任心,这是问题所在。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指导这样的研究生做科研,缺少了趣味性,太功利的感觉,感觉缺乏档次和品位,是很没有意思的事情。同时,年轻人拿学位的过程中,这里面还有很多算计,总想着能刚刚碰线过关就行,不愿意花费足够多的时间,甚至不计成本的投入时间,而是综合的、精细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算计,总希望用最小成本拿到学位就行,甚至想着能蒙混过关,还有机会主义思想作祟。
你们在过去三年研究过程中,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干扰,研究工作停滞不前,或者进展缓慢。等你们工作后就会知道,同时面临多个事情是人生常态,但你们容易因为别的事情,将自己的研究停掉了或者严重滞缓了,这是个要命的事情。或许因为不热爱,所以,遇到其他事情,也就有了回避的借口和理由吧。想一想,这些都是很不成熟,很幼稚的思维,影响了你们学业进度,让自己陷入被动。往往因为研究生缺乏科研经验,缺乏对自己能力客观评估,时常高估了自己能力,或者低估了写篇论文的难度和复杂度,最后发表论文不顺利,或者学位论文写得稀烂,最终陷入困境。
人说来也奇怪,人与人之间虽然千差万别,但也都差不多。其实,我说的这些道理你们也都懂。但是你们似乎始终从里面走不出来。你们都是很好的青年,常常因学业进展不顺而感到焦虑和不安,但难以有大的改变。读书三年,似乎一直在这不愉快的循环和陷阱中挣扎。对自己不满,不安于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现状,因此,陷于负面情绪的漩涡,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现在看来,想成为一名好导师,不仅学问一定做的好,还要懂点心理学,要能鼓励青年人,激活青年人的潜力,让他们能更好地面对、处理当前所面临的学习科研问题,但往往导师工作繁忙,生活卑微,考虑不到,顾及不到,常常粗线条的指导了。
一些建议:关于读研这个事情,不管功利不功利,都应该理性的面对,适当的投入精力和感情。把科学研究当一件有趣、有意义,同时从自己人生规划来看,这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要足够的重视,提高自己的责任心,这样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学业以及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不能回避或者拖延要做的事情,也不能敷衍,要努力将自己能力表现出来,符合行业常识的规范表达,要按照常规开展工作,按部就班、力所能及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还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在自己的论文里,能有一些自己的小理解、小趣味和小心思。
不能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要勇于走出自己舒适区,过能让自己激荡不安,但能成长的生活,这也是理性生活,也是理想中的生活。未来的路还要依靠你们自己去走,去体会这人间的痛苦与欢乐,去体验这人生的不易,自悟才能觉醒,才能改变和成长,希望你们能永远的平安和幸福,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