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老师,您别自讨苦吃!

已有 16783 次阅读 2018-6-6 07:5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1.高校教师现状。最近,大学老师似乎成了一个很悲苦的高风险职业,当然,中小学老师向来如此。传统的棍棒教学方法,有失文明已经不能采用。现在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检举意识强烈,而且都是戏精。老师稍微来点儿小暴力、说错一句话,等着瞧吧,一幕歇斯里地的狗血剧就由此拉开了。现在媒体喜欢恶意炒作老师,因为,这个题材喜闻乐见。学校最怕媒体曝光和公众舆情,万一上了媒体,可怜的老师啊,凶多吉少!

2.高校学风现状。现在,教大学的教师,往往越是有责任心,越是痛苦。教的越多越难,自己越累,往往越是出力不讨好。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各种流行文化,消耗了大学生精力。让大学生一到课堂就打盹,上课出勤率不高,课堂上看手机、打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现象,屡见不鲜,学风大有江河日下之势。学生对课程考核有自己的标准和期待,他们希望是考前划重点,最好是开卷考试或者只交课程作业,最好是不抓人、给分高。这些现象让很多老师,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但在现实面前,却又无能为力。

3.教师应有态度。社会大气候和高校小气候,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教学形态。大学老师要看清自己的身份,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是可以调整自己。教师是服务业,是服务学生的职业,传授知识是本职工作。因此,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端正态度,做好服务。千万不可以强买强卖,需要尊重学生意愿,多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如果将责任都推卸给学生和社会,这样问题就无解了。如果你对学生厌学、不学感到愤怒,说明你是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但是,善意只有给对的人,才能换来善意。

4.大众高等教育。再谈谈现在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与以前的精英教育,大不相同,而是大众化教育,分数很低都能上大学,人数是海量的。大学就如生产车间,流水线作业,批量化生产,为期四年,出厂率百分百,但不能保证合格率百分百,优等率更是没有保证。如果仍旧拿着精英教育,不落下一个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那一套来教学,那还不累死自己啊。

5.难易恰到好处。大学老师面对大众的高等教育,只需要讲授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做常识教育,不要讲的太多、太难,内容和难度适中,这样师生都很轻松愉快。教师要端正态度,也不能对学生要求太多,不能当皇帝,搞不得人心的独裁。但老师一定要将课程基本要求说清楚,甚至要反复说几遍,满足不了的潜在后果要让学生明白。课程最主要的是将课程主要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让自己轻松,让学生有收获。当然,整个教学过程要有责任心,下功夫,不能敷衍了事。教学要尽心尽力,觉得自己对得住这个职业,对得住这份工资就可以了。

6.教学适可而止。上面谈的是大学课程教育,面向整个课堂,面对所有学生要秉持的态度,即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有要求但也要宽容,不苛求,最主要是保持自己身心轻松、身心健康,能自我满足,不是自责内疚。要让自己承担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都有很好的阐述,让学生听明白、弄懂,觉得充实有收获。至于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不捣乱影响其他同学,不影响教学就可以了,适当干预,适可而止,可不能和学生较真起来、吵起来。

7.小众精英教育。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要增加精英教育的教学内容。精英教育,是针对少数人的教育,选择班里有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至于能力和潜质,似乎并不是特重要。可以采用课堂之外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布置作业,尤其是开放式、批判式的作业,不要求每个人都完成。上交的作业,可能不多,但教师一定要认真仔细的阅读、修改,可以采用邮件、微信等各种沟通工具,进行多次交流,深度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进行专门化的精英方向培养。

8.大众精英结合。顺势而为。教学环境变了,大学老师也要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个新环境。将大众普及的高等教育做到位,尽到心。同时呢,也要适当选拔优秀学生,愿意学习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不要与学生过意不去,也不要与自己过意不去,教学尽心尽力,筛选出三五个认真培养,多美的事儿啊。

9.享受教学过程。这样,既轻松了自己,充实了自己,也没有难为别人。大家和平相处,彼此尊重,相互欣赏,教学是一件多好的事儿啊。不管是面对所有学生班级课堂教学,还是与学生点对点的交流和辅导,我们要从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交流的乐趣,要享受教学过程。

广大教师们,充满趣味、充满热情的工作吧。平和面对学生,面对自己,享受教学的整个过程。关键是要轻松和愉快,这是我们长期的工作,是一场漫长的旅行。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117620.html

上一篇:了不起的蚊子
下一篇:散伙饭的规矩和礼仪
收藏 IP: 202.204.120.*| 热度|

43 李敦海 罗汉江 张忆文 黄仁勇 郭战胜 彭渤 刘钢 孙杨 李剑超 刘洋 李学宽 张士宏 李万峰 葛素红 何海 柳文山 杨正瓴 蒋永华 汪晓军 王林平 林之絮 王从彦 罗春元 徐耀 惠小强 张瑞 文克玲 何进 袁有录 康建 梁劲康 刘建彬 赵涛 刘鑫 刘山亮 武夷山 赵建民 雷宏江 刘玉胜 于国宏 刘全生 原梅妮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