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itiansk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itiansky

博文

初来咋到北京

已有 4858 次阅读 2011-9-8 10:36 |个人分类:偶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北京

    来到北京也仅是短短一周的时间,这一周给自己的感触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
    原先所在的学校也只是一般的高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比初中和高中的自己见识宽广了一些,而到北京后,去北理和北大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教学资源比自己所认识的学校不知道好了多少。这里毕竟是首都,学术上必然会集聚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科研实力就毋庸置疑了,教学环境也是优雅得很,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校园比我们那的旅游景点还要漂亮上许多。
    相对于这座城市而言,我们都是外来人。外来人入京向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仅从高考中就可以得知,北京地区对于自己的生源保护措施,使得大批挤破脑袋想要到京上学的其他省份高中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联想到之前“寒门学子有没有春天”的话题,自己真的很庆幸自己最终能够北京这座集聚着众多高等学府的地方来学习。可是那些还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学生呢?他们该用什么来与城市中的学生比比见识呢?就拿很普通的入学来说,听说某个高校发的录取通知书里附上的不是原先熟知的印刷入学程序,而是光盘制作的类似于游戏的入学手续。一个来自极普通地区的孩子,对电脑并不熟悉,附近并没有可以用的电脑时,或者需要支付一些相对于他们而言昂贵的费用才能使用电脑时,他们该怎么办?我们在欣赏到现在技术不断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是否有考虑过那些没有办法能够使用这些技术、或者在付出一些相对而言昂贵大代价才能使用的人们应该怎么办。难道仅仅用一句时代总是要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要经历的,就能掩盖过去吗?
    事在人为,主动权是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上的,为什么我们要自己难为自己呢?
    可能越写越偏离自己最初的主题了,可惜自己也没忍住自己的思绪。
    北京的消费使只有500的补贴显得那么无力,上课的教材都是需要自己去买的。而有的老师因为我们使用了盗版他的著作的教材就不给上课,这让我们情何以堪。他的书籍正版需要将近100,而我们一学期将近有10门课,都是正版的话,我们这些家境平平的学生怎么度过刚开学的一个月?
    不是自己想说一些抱怨的话,也不想去捣鼓一些噱头。只是觉得一方面,研究所对我们抱有期望,希望能够在研究领域里能够有所成绩,另一方面,外在的条件却又使得我们不得不为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在竭尽全力地考虑。如此这般,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面对学业,面对家中满眼的期待,面对自己的一腔热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693-484057.html

上一篇:与友凭空交谈
下一篇:此心安处是吾乡
收藏 IP: 123.120.15.*| 热度|

3 张红光 苏德辰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