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wchen

博文

原始创新的东风 精选

已有 6751 次阅读 2022-7-28 11:14 |个人分类:原始创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原始创新的东风

从0到1的原始创新是很重大的科研成果,我认为一般具有以下“四很特征”:1)意义很重大,对学科发展和产业进步意义很大,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物理学的革命性影响,在相对论的指导下发明了原子弹,提早结束了二次世界大战;2)发现很困难,不是一般人一般努力和一般坚持能够发现的。比如屠呦呦经过无数次试验才发现青蒿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科研人员来说,“那人”就苦苦寻觅的原始创新。 3)周期很漫长,一般短期难以突破,人们常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比袁隆平经过了几十年的寻觅、改良和试验才使得杂交水稻得以推广;4)灵感很难得。原始创新一般是长期坚持与灵光一闪的相互结合,光有坚持和努力是不够的。比如张益唐孪生素数证明的灵感来源于在朋友后院等待梅花鹿时突然获得的灵感。

我们现在有大批的科研人员,人数居世界第一,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比例也逐年提高,很多关键指标都位居世界前三。我们不仅有最多的SCI论文数量,我们还有不断涌现出很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比如顶刊论文、Nature论文、Science论文等。在国际上,除了诺贝尔奖,其他很多奖项中经常见到国人的名字。尤其,很多国际期刊的主编、国际学会的主席、其他国家的外籍院士,也有越来越多的大陆学者。我国的国之重器等重大成果也层出不穷,比如高铁、大飞机、航母等。

这一切都说明,我们搞原始创新的各种准备条件基本均已经具备,在科研能力、科研人数、科研条件、科研资金和科研经验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我们期待中的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已经准备就绪了,但是还没有发生,正如周瑜精心策划的火烧赤壁,还缺一个核心的气候条件,我们的原始创新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是什么呢?我认为既不是物质奖励,也不是荣誉职位,而是以下四心。

科研管理部门要给科研人员多一些耐心。对科研人员要长期看,不能用短平快的年度考核来要求,而是要用5-10年的中长期评估来看待。要大量短期的小成果,还是要少量长期的大成果,科研管理部门要有所选择了。在科研初期,我们要见效快,进入现在科研阶段,我们应该要成效大。

科研管理部门要给科研人员多一些安心。终身教职、长期聘用等制度,会让科研人员更安心,从而能更专心从事较重大、较困难的原始创新难题。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安心,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时间,我相信是有一部分科研人员是能取得原始创新成果的。

科研人员还需要多一些信心。科研人员要不满足取得小的科研成果,发表改进型论文、晋升职称职位等小的科研进步,而要增强信心,敢于直面重大科研难题,挑战世界科学前沿,对自己能取得原始创新成果要多一些信心。

科研人员还需要多一些开心。科研是探索未知规律,不是为了考核晋升职位。发现新的规律,看到新的现象,取得新的进展,科研人员应该感到开心。挑战世界难题,直面原始创新,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心情好,多巴胺分泌多,创造力自然就高,灵感也更容易出现。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创花开”,希望原始创新之花在中华大地盛开,原始创新之果在神州大地广结,促进世界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1349075.html

上一篇:如何从奥数金牌到菲尔兹奖?
下一篇:念奴娇. 东风导弹
收藏 IP: 221.222.70.*| 热度|

21 王安良 檀成龙 王琛 高宏 孙颉 高友鹤 焦飞 陆仲绩 郑永军 张学文 杨正瓴 王涛 周忠浩 郑强 苏盛 晏成和 汪强 赵凤光 谢钢 刘山亮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