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19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成立于1956年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可追溯到1868年创建的震旦博物院,迄今近150年。新馆位于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建筑外形酷似鹦鹉螺壳体,寓意博物馆人“管理自然遗产、守护地球家园”的神圣使命。建筑引入地球、岩石、水和植物等自然元素,外墙由“生命之墙”、“岩石墙”和“细胞墙”构成,象征着森林、地壳与峡谷岩壁以及人体骨骼肌肉。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外形似“绿螺”
新馆面积45086万平方米,设地上3层,高18米;地下2层,深15米。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的主线,按照 “起源之谜”、“生命长河”、“体验自然”、“演化之道”等主题,设立10个展区,展出藏品约1.1万件,呈现大自然的演化历程和生物多样性。新馆不仅完成了从古老朴实到趣味时尚的华丽转型,更以丰富的藏品和精致的展示,可谓“科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动物世界
蝴蝶墙
在新馆尚未正式开放的前夕,有机会走进这所令人期待的博物馆,先睹为快,徜徉于各主题展区,呈现在眼前生物标本和化石标本,跨越时空,丰富多彩,可以想象,如果生物学课搬到这里,将是多么的形象生动,学子会很快融入生物世界和大自然之中!
铲齿象壮成体
三叶虫化石
同时,展品大多模拟自然的场景,以生态系统的展示方式,置身于生活环境之中;而多数标本活灵活现,制作定格在“活着”那一刻的模样,栩栩如生,加上展品和参观者之间的“零距离”,常有回到大自然的错觉。
恐龙蛋
除了展示的科学性之外,展品和展区的美感也印象深刻,巧妙运用实物标本、背景画作、模型图片、多媒体、音响声效,动静结合、虚实交错,呈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布展之美;而且,查询体验便捷,满足自媒体时代游人的多样化需求,实践着新型自然博物馆“用人文的视角看自然、用自然的视角看人文”的理念和使命。
球果的立体布展
鸟类立体布展
海百合:中生代三叠纪
棕榈(花):新生代古近纪始新世
象化石
松果化石
布展现场
螺的世界
蝴蝶世界
牛头世界
地球演化过程的地层剖面:“地球史书”。国家开始严格保护地层,以后可能不会有类似藏品
该博文部分内容发表在《中国科学报》 (2015-04-24 第1版 要闻),题目:“科学与美学的融合——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亮相”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