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e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rdening 简单而专业

博文

达良俊:城市“生态”如何演绎

已有 5941 次阅读 2012-12-16 09:32 |个人分类:城市生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城市生态

    城市绿化不应仅仅是一场都市化妆运动,洁化与美化并不等同于生态化,当下急需遵循生态发展观,重视与自然的拟合度,建设自然化、区域化、人性化的城市绿地

    
那么,城市生态建设该如何演绎生态?这也一直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思索的科学问题。纵观目前国内主要城市的生态建设,我认为存在着诸多误区。

    
近年来,生态一词成为社会上极为时髦的流行词汇之一,特别是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新理念以来,生态这个词汇日益深入人心,各类生态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在形形色色被泛化、俗化的生态概念下,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生态、理解生态?

    
简单地说,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及发展的状态。生命活动的基本意义,在于维持个体的存活和延续种族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将人类活动的基本意义理解为:维持个体的生存与惠及我们的子孙,这是生态的基本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相承。从这个基本定义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众说纷纭的各种生态产物中,有许多根本就是伪生态。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城市再自然化运动中,存在着许多绿化建设、水体恢复方面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绿化追求新、奇、特,未遵循生态规律。

    
城市森林多采用纯林种植模式,其结构单一,物种丰富度低,自然度不高,容易遭受大规模病虫害,往往无法依靠其自身抵抗力和恢复力维持平衡,只能使用大量杀虫剂,导致二次污染,在市区形成一片片有绿无虫、有绿无鸟的绿色沙漠。植物移植过程中,为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移植成活率,通常会直接砍掉枝繁叶茂的树冠层,仅留下几根枝条,种植杀头树,既影响了景观美感,又阻碍森林的稳定发展。植物空间配置上没有充分考虑其动态发展,导致后期植物个体间过于重叠,发育不良。

    
为追求即刻形成的景观效应而大量采用直接移栽古树巨木的手法,不仅对原产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运输过程中也造成树干和根系的损伤,移植后部分个体甚至死亡,造成人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的巨大损失。本应成为城市风景线的绿地,反倒成为景观中的败笔。

    
为了营造奇特景观,常跨地带种植昂贵的外来植物,不但种植成本高,而且需要大量人工维护,大大拉升了养护成本。无论是移植而来的古树巨木,还是需要包裹厚厚外衣越冬的热带植物、无法正常变色的温带色叶树种,亦或是难以驯化的高山植物,尽管并未如山体涂绿、摆设水泥树、塑料树般制造都市假绿,但这些无法有效提供生态服务功能,更不能正常融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跨地带性种植,只是都市伪绿。城市在大量建设标志性建筑时,却忽略了植物所具有的地标性特质,一些城市绿地成为世界植物园,努力展示各地的奇花异草,归根结底是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不足。城市文化不仅体现在人文环境上,同时也应体现在自然生态上,一味移花接木,本土文化何存?城市绿化不应仅仅是一场都市化妆运动,洁化与美化并不等同于生态化,当下急需遵循生态发展观,重视与自然的拟合度,建设自然化、区域化、人性化的城市绿地。

    
这种非生态型的城市再自然化,也出现在城市河流水系等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以及人工水体的建设中。

    
二是城市河流水渠化,人工水体景观化,难以实现自循环、自维持。

    
城市河道一度为了防洪泄洪和节约土地而被直线化、规则化、硬质化,河道由曲易直,添加人工硬质驳岸,变河流为沟渠、甚至连河底也固化的游泳池。水渠式的河道建设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水文环境,切断了地上水和地下水的渗透通道,引起淡水生态系统退化,进而造成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极易成为黑臭死水。

    
污染河流的治理模式也存在误区,传统的城市水体的污染治理方法有三种,即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打捞、清淤疏浚和过滤,虽然效果立竿见影,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弹。化学法以投入化学药品杀藻、脱氮、或混凝沉淀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去除效果好,但会造成二次污染,与物理法相同,无法形成长效控制机制。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分解、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效果明显,成本低廉。近年,集物理、化学、生物三法一体的综合法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运用于各地,一些城市甚至通过建立小型污水处理厂来治理污染的中小河道,其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昂,后期管护成本又居高不下,一些设施不得不间断性运作或被废用。由于此类水处理模式治理下的河流未能修复生物链,无法恢复生命力,其自循环、自维持机制依旧薄弱,污染往往会反弹,结果进入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循环怪圈。

    
人工水景建设同样过于人工化、景观化,游泳池般的人造湖、池、塘只能依靠自来水循环,了无生命气息。即使种植水生植物,也因种类单一,面积过小,其生态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受到水泥堤岸和水泥硬底的限制,水生植物无法自然生长,许多水生植物只能以盆栽的形式点缀水体景观。

    
上述现象在当下的城市生态建设中较为普遍,究其根源,在于城市再自然化建设缺乏生态意识或未能演绎出真生态。所以,已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观念必须转变,应以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受损的结构、恢复其退化的功能为目标,构建可自循环、具自净力、富有生命力的健康生态系统。建设途径和手段需遵循生态学原理,应用接近自然、模拟自然的方法和技术,实现近自然型生态恢复与重建。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达良俊教授在上海市档案馆的演讲生态型宜居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城市人造生态的典范:广州东濠涌

城市河道水质治理奇迹--广州东濠涌环境整治见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488723.html

                     中心城区自然森林的湮灭

上海市中心罕见1万平米野森林无奈为高楼让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45842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643136.html

上一篇:初冬都市花园苗圃美不胜收
下一篇:美丽新西兰(2):基督城植物园
收藏 IP: 218.242.127.*| 热度|

4 陈楷翰 朱晓刚 张玉秀 李土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