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与婴儿本能态开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mingkuang 擅长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首创婴儿本能态概念及训练法

博文

嵇少丞、苏德辰两位博主每人一百分

已有 5930 次阅读 2012-4-1 16:1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蹄窝, 雨水, 马蹄, 壶穴, 沙石

  
 
   关于牛角岭上的这些石头上的凹穴,苏德辰老师说是“蹄窝”是古代数百年间,无论商旅通行还是攻防征战,数不清的商人脚夫、马帮驼队无休无止地在这条古道上穿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至今在门头沟的牛角岭、石佛岭等地还可看见清晰的蹄窝。
 
    嵇少丞却说是雨水冲刷,自然形成的。他说:其实,这些所谓的“蹄窝”在地质上叫壶穴(Pothole),是水流中挟带砂、砾石刮擦、磨蚀不规则石面河床而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的凹坑,然后,水流进入凹坑,形成涡流,盘旋冲击并转动坑内石子或砾石,不断磨蚀着坑壁,越磨越大,越磨越深,若在深部再遇到软弱岩层或薄弱面如节理或破裂等,冲蚀刮磨的速度就更快、效率更高,造成凹坑的侧向扩展、延长,使得一系列壶穴甚至在地下相互连通,形成地下河流。上述是机械作业,还有壶穴中水-岩之间存在的溶解等化学作用,对壶穴形成亦有贡献。
 
    其实,我认为他俩的学说对于牛角岭上“蹄窝”(或壶穴)的成因都是有贡献的。
 
    牛角岭既然是京西古道必经之处,那么这里一定一天到晚人来畜往,络绎不绝,也就是说这是一条官道,亦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公路,因而是有专人维修的,道路一出现坑洼不平就会有人用沙石填平,绝不象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它年久失修了的样子。
    这样一来就具备了稽少丞老师所说的壶穴成因所需要的条件了。
    首先订了铁掌的马蹄在石头上踩踏,出现了较浅的凹坑,为了人、马、牛、车等在上面好走些,就在浅坑里铺上一些沙石,下雨了,坑里就有了沙石和水,人、马、牛、车等在上面行走,给了这些沙石以动力去摩擦下面的岩层,周而复始,这些坑就会越来越深,最后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了。
    这就是牛角岭处于高地势,虽然没有流水的冲刷也能形成壶穴(“蹄窝”)的真正原因了。
 
     所以牛角岭上“蹄窝”的形成不仅仅是“蹄”的杰作,也是雨水和沙石的杰作。
    “蹄”是原凶,沙石和雨水是帮凶。
    所以嵇少丞和苏德辰两位博主每人一百分,发发也一百分。
    哈哈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669-554249.html

上一篇:蒋科学为何只谈素食与动物福利?
下一篇:中国有些科学家的绝招——我批不倒你的学术,就批倒你的人品!
收藏 IP: 116.1.84.*| 热度|

23 许培扬 鲍海飞 吕喆 吴飞鹏 钟炳 丛远新 陈龙珠 王振亭 刘洋 刘良云 杨月琴 王涛 刘立 陈永金 曹聪 王春艳 鲍得海 陈小斌 杨学祥 杨正瓴 陈湘明 dulizhi95 ddsers

发表评论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