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yokemos

博文

诺贝尔化学奖为何钟爱生物医学方面的成果? 精选

已有 12207 次阅读 2011-4-16 22:53 |个人分类:乱弹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Chemistry, Nobel

 

    


今天在科学网博客的头条看到饶毅先生写的标题为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化学奖,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在我的丁香园博客写的一篇博文,即本文话题:缘何诺贝尔化学奖钟爱生物医学方面的成果?这个问题,在饶毅先生的博文已经有所谈及,下面我就展开谈一下,限于自己的水平,权当和饶毅先生凑个热闹,望各位网友斧正。

我关心这一个话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是学化学出身的,但是现在从事的工作却是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我们先来看诺贝尔化学奖是否果真钟爱生物医学方面的成果,先用事实说话:下面是自2000年近十年来,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人和获奖原因或者说主要贡献(来自Nobel Foundation的官方网站2010诺贝尔化学奖属于经典化学,就不再更新了)

 

2009,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Thomas A. Steitz, Ada E. Yonath
for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ribosome"
2008, Osamu Shimomura, Martin Chalfie, Roger Y. Tsien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2007, Gerhard Ertl
for his studies of chemical processes on solid surfaces"
2006, Roger D. Kornberg
for his studies of the molecular basis of eukaryotic transcription
2005, Yves Chauvin, Robert H. Grubbs, Richard R. Schroc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thesis method in organic synthesis
2004, Aaron Ciechanover, Avram Hershko, Irwin Rose
for the discovery of ubiquitin-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2003, Peter Agre, Roderick MacKinnon
for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of ion channels
2002, John B. Fenn, Koichi Tanaka, Kurt Wüthrich
for hi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2001, William S. Knowles, Ryoji Noyori, K. Barry Sharpless
for his work on chirally catalysed oxidation reactions
2000, Alan J. Heeger, Alan G. MacDiarmid, Hideki Shirakawa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conductive polymers

 

红色标注部分就是生物医学方面(至少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化学)的成果,一共占了十项中的6项,超过了一半,其中200年的奖项是关于NMR(核磁共振)的,说是化学还说的过去,但是,在此之前,Rabi已经与1944年由于开创性的提出NMR的概念、理论而获诺贝尔物理奖,2年之后,, Felix BlochEdward Mills Purcell 于1946年将NMR首次应用于液体和固体,两人分享了1952的诺贝尔物理奖。近40年后,Richard Ernst又由于发展了傅里叶变换NMRFT NMR)而获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1年后,即2002John B. Fenn, Koichi TanakaKurt Wüthrich三人共享了诺贝尔化学奖。所以NMR可能是世界上颁发诺贝尔奖最多的一个领域,以后NMR在医学中的应用,即核磁共振成像也可能有诺贝尔奖获得。2002NMR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理由主要是:,正如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委员会所述:"develop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也就是发展了用NMR测定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这其实应该算是生物物理的范畴。另外上述几项奖项,至少有两项是属于结构生物学方面,即20092003年有关核糖体和离子通道(都是很难解,获难结晶的结构)的三维空间结构,另外华裔钱永健(Roger Y. Tsien)共享的2008年的化学奖(关于绿色荧光蛋白GFP),也和结构生物学有些关系,钱永健在GFP的结构解析和一系列的各种功能的突变体的构建方面有很多原创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华裔钱永健(顺便说一下,2009底,他曾来我所在的学校,本打算去追星,可惜错过 ),正如我在我的丁香园博文提到的,其发表的有关GFP的论文引用次数最高的是1998年发在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的一篇综述,迄今已被引用2202次,关于GFP的他的引用次数最高的原创论文是1997年发在Nature上的一篇论文,迄今已被引用1198次,但是他的引用次数比这两篇文章高的多的文章确实有关1985年发在JBC上的一篇有关钙离子指示剂的原创(article)论文,引用次数高达:18,068(注:以上引用次数数据截止为20109月,未更新)

 很抱歉,上面有点跑题,重回正题:缘何诺贝尔化学奖钟爱生物医学方面的成果?我觉得原因时多面的:1)经典化学的发展速度似乎没有生物医学的发展快;2)化学领域的支持强度远没有生物医学大,比如光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一年就要散出去300亿美元的银子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这一数字超过了所有其它科学领域受资助的总和; 3)……. 但是我个人觉得另外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和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委员会委员的研究领域有关。下面是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委员会委员的名单和各自的研究领域((来自Nobel Foundation的官方网站)
Nobel Committee for Chemistry 2010
Lars Thelander (Chairman)
Professor Emeritus in Physiological Chemistry
Astrid Gräslund (Member, Secretary)
Professor of Biophysics
Jan-Erling Bäckvall (Member)
Professor of Organic Chemistry
Måns Ehrenberg (Member)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
Sven Lidin (Member)
Professor of Inorganic Chemistry

其中的Lars Thelander是主席,是瑞典一知名大学的一退休教授(和美国不同,和中国类似,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有强制退休年龄),我在瑞典做博士后时,由于是同一个系,又在同一个楼层,所以经常看到他,该教授虽然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他本人的学术水平绝对是一流的(当然和饶毅先生比可能还有差距),我10年前年刚到瑞典不久,系里就开了个party,是专门为庆贺他发了篇Cell (CNS在国外也不容易)。他那时就是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上面虽然说他是生理化学教授,但是他的研究方向和经典化学相去甚远,实际上,我当时所在的系的名字为:Medica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其余四位评委,只有两位是真正搞化学的(一有机、一无机),事实上上述评委的研究领域和近十年来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的研究方向还是大致一致的,我觉得这不应该是偶然的巧合。这样的评奖委员会偏爱生物医学方面的成果,是非常令人理解的,我们不难推测,只要Lars Thelander教授还继续任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委员会主席,今年和今后的几年,这种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下去。

(王守业草于20109月,修改于2011416日,引文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3591&do=blog&id=434056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434056.html

上一篇:亚洲、中国第一的Cell Research (影响因子过8)是怎么炼成的?!
下一篇:Interest-driven and hypothesis-driven: 兼谈英文论文写作
收藏 IP: 35.13.183.*| 热度|

9 许培扬 李天成 罗渝然 张亮生 李学宽 郑永军 孔晓飞 谢鑫 陈钢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