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求教:气泡在水中的增氧、稳态和生态行为,如何写成论文?

已有 4983 次阅读 2014-10-15 10:2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去年开始模仿水蜘蛛和水甲虫的行为,做气泡在水中停滞与供氧的行为。以便解决目前水体增氧领域存在的:增氧动力消耗大,增氧速率极低(往往只有5%,一旦大量增加动力破碎气泡或压溶气体,则费效比非常差,这问题国际上至今还没解决),深水难以增氧(除了溶解氧分布梯度无法控制外,关键在于非近静态增氧很容易导致污染物的迁移及干扰水体生态,另外就是增氧机械原理难以与增氧行为耦合)等问题。

   我的理论出发点是不通过切碎气泡,通过停滞气泡在水体的停留时间来实现该目的。

 

   原先设计时,申请书里主要关注的是材料的表面微观性能,但实际上发现:

 

   研究发现静止气泡在静止水体中供氧速率遵循气液界面扩散的公式,不能满足水体供氧要求,需是流动水体才可形成较大的溶氧浓度梯度,但绝对不需要现有技术那么大的推流能耗,这一对的耦合存在很有趣的关联。另外发现一对矛盾:

   大型气泡包容纳气体量大,且抗急速水流冲击能力强,但比表面积小,增氧慢,浮力太大难以安置;

   小型气泡串容纳气体量小,外界供气间歇时间短,容易被急速水流冲走,但增氧快,水生物亲近行为多。

 

   在相同流速状况冲刷下,材料的构造与气泡稳定性、体积的关系,要远远大于材料水的浸润角与气泡稳定性、体积的关系。

   其余在观察中,生态实验比较烦人来着,一整个动物繁殖周期很长。

 

  开始要写论文,有些无从下手,感觉最漂亮的地方在于材料结构与所捕捉气泡的稳定性、体积关系并从力学角度去分析之,可以解释实验现象并提出该类新型环境材料构造的粗略指导性意见,如果是假说则干脆可以像日本人提出梯度功能材料概念那样推导出一个初步的框架,另外就是动物的亲近行为,这个写论文合适吗?大型气泡包能整数据但好像在水体中价值不大,因为实用性小?

 

   写出来的东西数据不是很多,坦率说,更偏向于一类新材料的理论假说性质,且和申请书有些不一样,作为省基金的内容合适么?标书上只要求发核心而已,但明年就要到期了,我得赶紧整理论文了,主要的小面积示范增氧——城市重污染河涌的增氧(在泉州师院)倒马上要做。

 

  研究意义:

1.全面淘汰现有增氧技术,大幅降低增氧能耗使诸如天然水体增氧、污水处理等具备经济性。

2.使深水增氧修复、深水养殖和海洋牧场成为可能。

3. 与本人其他小型在研及隐藏理论结合后,可望彻底解决天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恳请指导与交流。我数据和模型之类的会有保留,抱歉。另外我尝试东西上网,请获得益处的学者们遵循学术惯例,也请博友们监督。有整个生态因子调度理论体系在,我虽然不会很在乎下面的一两个小型理论或模型创建的归属,但也会很不爽的。

 

   希望有雄厚实力的学者长期合作,我可以吹嘘一句话:生态因子调度理论的份量,理科部分绝对不在牛顿力学之下,文科部分绝对不在斯宾诺莎哲学之下,这是上帝的理论,不能说是我的理论,我只是第一个发现而已。但我一个人底子太薄啃不深入,恳请全面合作,让世界更加美好。需要的时候我可以在任何一级公证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答辩,请务必相信我,拜托了,为了上帝的荣耀!

   大陆学人中,基督徒太少了,唉,没基督徒怎兴邦啊?

 

  以此文呼应李东风博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835804.html

上一篇:好奇,吃素的人吃到肉会不会跑肚中毒啥的?
下一篇:什么教育是好教育? 就是像老邪老师带学生。
收藏 IP: 175.43.113.*| 热度|

22 曾泳春 戎可 科学出版社 杨正瓴 吕喆 李东风 李学宽 周向进 陆泽橼 鲍海飞 赵美娣 张忆文 戴德昌 李宇斌 逄焕东 李土荣 刘光银 ybyb3929 nature2014 aliala zdlhsh rfm2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