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desig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pdesign

博文

科学地震逃生系列9——逃生流程

已有 3730 次阅读 2012-1-27 20:32 |个人分类:02地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流程, 逃生

 综合逃生法的逃生流程分为以下步骤,参见[yp2] 

 

1.        准备

与其他工作不同,震前准备工作是地震逃生的重点。倘若采取有效的整体提高法或者避难单元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地震逃生成功率,典型的如新西兰地震(2010[yp3] )。地震逃生培训是准备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2.        判断原生灾害

地震具有突发性,但是通常有前奏曲,纵波往往先到几秒~十几秒,这是地震的重要特征。在这短暂的时间要迅速判断自己的位置及其可能发生的原生灾害,选择合适的安全目标和目标安全区。

3.        第一次转移

转移到目标安全区。

4.        判断次生灾害

地震能够产生次生灾害,尤其是火灾等,可能带来比原生灾害还严重的后果。在应对完毕原生灾害之后,要立即进行判断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选择新的目标安全区和逃生路径。地震具有瞬时性,世界上最长的地震也只有7分钟,一般地震持续时间在3分钟内,但是地震往往有一系列的余震,1988年丽江地震,在13分钟内先后发生了里氏76级和72级强烈地震,在以后的二个多月强余震不断。所以通常3分钟后应立即向更安全的区域转移。

5.        第二次转移

转移到安全等级更高的目标安全区。

完成地震逃生之后,可积极参与其他行动,如:成立互救组织、展开互救、恢复通信联络、协助政府救援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8553-532040.html

上一篇:科学地震逃生系列8——博尔特冲刺姿势在地震逃生中有什么不足?
下一篇:科学地震逃生系列10——站立式护头
收藏 IP: 123.116.10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