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土族鉴别依据
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族是亚类中具有相似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类别,通常由对土壤的利用和管理很重要的性质来定义,而不考虑它们是否为土壤发生过程的标志的重要性。这些性质包括容量因素如土壤质地、矿物学类型或深度,以及强度因素如土壤温度、反应或阳离子交换活性等。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土族鉴别依据早期有9个:颗粒大小级别(Particle-size classes and their substitutes)、矿物学类型(Mineralogy classes)、石灰性和反应等级(Calcareous and reaction classes)、土壤温度等级(Soil temperature classes)、土壤深度(Soil depth classes)、结持性(Soil consistence classes)、砂粒包被等级(Classes of coatings (on sands)/Moisture equivalent)、土壤坡度和坡形(Slope or shape of soil/Soil slopes classes)、永久裂隙等级(Classes of permanent cracks),1992年的第5版不再使用土壤坡度等级;1996年的第7版改土壤结持性等级为抗破裂等级(Rupture-resistance classes),同时为反映土壤保肥能力和胶体组成而增加阳离子交换活性等级(Cation-exchange activity classes,包括超活性(Superactive)、活性(Active)、半活性(Semiactive)、亚活性(Subactive));2014年的第12版再增加人为改造和搬运物质类别(Human-altered and human-transported material classes),包括产沼(methanogenic)、沥青(Asphaltic)、混凝土(Concretic)、石膏(Gypsifactic)、燃煤(Combustic)、灰烬(Ashifactic)、热解炭(Pyrocarbonic)和人工制品(Artifactic)、少人工制品(Pauciartifactic)、疏浚(Dredgic)、搬运(Spolic)、扰动(Araric)物质。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土族鉴别依据现有10个:颗粒大小级别及其替代(Particle-size classes and their substitutes)、人为改造和搬运物质类别(Human-altered and human-transported material classes)、矿物学类型(Mineralogy classes)、阳离子交换活性等级(Cation-exchange activity classes)、石灰性和反应等级(Calcareous and reaction classes)、土壤温度等级(Soil temperature classes)、土壤深度等级(Soil depth classes)、抗破裂等级(Rupture-resistance classes)、砂粒包被等级(Classes of coatings on sands)、永久裂隙等级(Classes of permanent cracks)。
不同的土壤类型使用不同的依据进行土族鉴别,某些鉴别依据应用范围非常狭窄,如抗破裂等级仅用于灰土(Spodosols),砂粒包被等级仅用于石英砂质新成土(Quartzipsamments),永久裂隙等级仅用于由流体潮湿新成土(Hydraquents)演变成的冲积潮湿新成土(Fluvaquents)和腐殖潮湿始成土(Humaquepts)。
二、土族命名规则
每个土族都需要一个名称,他们由土族鉴别特征的一系列描述性术语构成,而且与给定的描述性术语顺序一致。具体如下:颗粒大小级别及其替代、人为改造与搬运物质类型、矿物学类型、阳离子交换活性等级、石灰性和反应等级、土壤温度等级、土壤深度等级、抗破裂等级、砂粒包被等级和永久裂隙等级类别。如,细质搬运混合型活性非酸性热性-人为搬运湿润正常新成土(Fine, spolic, mixed, active, nonacid, thermic Anthropotic Udorthents)。
应避免土族名称中的冗余。如果颗粒大小级别和温度等级在高于土族的类别上已经具体规定,则不应在族名称中使用它们。根据定义,砂质新成土(Psamment)都有砂或壤砂质地,而且属于砂质颗粒大小级别,除非它们是火山灰。因此,为砂质新成土指定颗粒大小级别是多余的,除非它们是火山灰。如,混合型温性典型干润砂质新成土(Mixed, mesic Typic Ustipsamment)。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