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在科学网博客上看到一则博文,讲濒危物种与保护生态学的(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0340&do=blog&id=423037),看后觉得有话要说,不吐不快啊!
作者言,“濒危物种的濒危原因都是一样的,不濒危物种各有各的不濒危原因”,所谓一样的原因就是“人为干扰导致的生境片段化、气候变化和地质运动等”。
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其中一个成员比别的成员发展的都好很多,强大很多,那么这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指数就会降低,比如很多入侵生物在入侵后会形成单优群落,为害一时。同样,如果把生物圈看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人类无疑是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强大的成员,那么按照自然的规律,人类在继续强大的同时,必然会伴随了生物圈中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继续降低。
所以,保护生物学也许不如计划生育来的有效。这并不荒谬。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控制世界总人口和调控人口分布的重要性。虽然这看起来主要是因为人类意识到了种内竞争的严重性,即再不控制人口,自然资源都不够人类利用了(更何况别的生物),但是,这种行为的后果也许会给物种多样性保持带来意外的惊喜!试想,有一天,人类这个物种的种群数量降低了,以现有的科学技术......能力,充分满足每个公民的物质需求,这样公民们都不用为生存而急眼到要破坏自然的程度。然后,大家自然而然的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精神需求上。人类不再以物质和权力的拥有数量作为等级(阶级)分化的标准,而是以综合素质的高低来评判一个人为领导者、贵族或者是平民。如此下去,人类社会将会是多么的和谐啊?这样的物种,一定会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6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