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探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建立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文

黑色的沃土----蛇岛日志

已有 6388 次阅读 2008-8-8 20:48 |个人分类:科普集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蛇岛上的土壤黑油油的土层也比较厚,如同北大荒的黑色的沃土,完全不同于近海陆地和渤海其它岛屿上的土壤,按照地学专家对蛇岛的土壤的研究,蛇岛土壤从发生学分类,属于地带性土壤——棕色森林土(即棕壤)土类的一个亚类,系侵蚀性生草棕壤。这种土壤的形成及性状,完全是蛇岛生物、气候、地形和母质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生物,气候条件对蛇岛土壤影响较大。
蛇岛土壤既是供给岛上一切生物生长发育和世代繁衍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又是岛上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中心环节,在这个较封闭的岛屿生态系统中,蛇岛土壤在保持蛇岛生态平衡,维护结构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这与蛇岛土壤所具有的特点和性状分不开的。
蛇岛上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生长都很繁茂,每年秋天总有较多的枯枝落叶进入土壤表层。这些有机残体在通气良好情况下进行分解,蛇岛土壤的生物聚积作用和生物循环比较旺盛,在凋落物层下形成一个较厚的腐殖质层。
综观蛇岛土壤剖面,除岩石裸露的地段,整个土体从上到下土壤剖面发生层次比较简单,地表有明显的枯枝落叶层,土层总厚度平均可达75cm,土壤表层厚度平均都在25cm以上,均超过陆地土壤的土层厚度。 表土下为黑灰色的腐殖质层,在腐殖质层直接过渡到母质或母岩,因风化后所形成的粘土矿物多被淋失,很少有心土层。只有在缓坡土层较厚的地方,能见到少量淀积的棕黄色的心土层。
土壤质地据机械分析,机械组成以粗粉粒和砂粒含量最多,粘粒(<0.001毫米)含量只占8.20~20.09%。
蛇岛土壤质地适中,微酸不减。通过质地分析和pH测定,蛇岛土壤质地皆为轻壤土到中壤土之间,属于不砂不粘的壤质土壤。pH值多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pH值5.90~6.70之间。两个因素均为植物根系理想的环境条件。蛇岛土壤之所以具备良好的质地和适宜的酸碱度,正是因为在蛇岛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长期保持生态平衡的结果。
由于植物生长旺盛,土壤中氮、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都很高,根据这次不同地点采土分析的结果来看,凡是土层厚的地方有机质含量多,氮、磷的含量亦高。全氮含量0.291~0.461%,平均含量为0.295%;全磷含量为0.066%~0.331%,平均含量为0.173%养分含量也高于陆地土壤。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是连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各种元素的储存仓库。蛇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77~13.63%,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在7%左右,大大高于陆地自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陆地自然土壤的3.5倍。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不仅土壤结构良好,使土壤颜色发暗,土壤疏松。而且也调节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增加了吸热吸水的能力。这种疏松,温暖、潮润的土壤是丰富的植物营养元素,一种肥力较高的棕壤。不仅有利于植物生长,同时为蝮蛇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
土壤有机质还是土壤微生物的能源,土壤表层微生物多,活动也旺盛,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植物的根系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表层土壤中,另外植物尚有少部分根系伸入到表土层以下的土体中吸收养分,以补充表土层的不足。因此蛇岛土壤不仅具有一个含养分的表土层,而且还具有一个较为深厚的土体,可以承受和接纳从表土层渗洗下来的水分和养分为蛇岛植被的根深叶茂,经久不衰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应该注意的问题:蛇岛地形陡峻,周围多悬崖峭壁,岛上峰峦起伏,冲沟深切,坡度较陡,坡度一般都在22°~45°之间,平均坡度在30°左右,成土母质为石英岩、砾岩、砂岩风化后形成的残积或坡积物质,局部地区土层中含有较多的母岩碎块,容易引起土壤浸蚀,坡度是造成浸蚀的主导因素,坡度越大,浸蚀也越严重。虽然蛇岛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枯枝落叶层较厚,但由于坡度较陡,土壤仍有遭浸蚀的危险。蛇岛又是位于海中孤岛,如果植被保护不好,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1985年九号台风期间,由于降雨强度大,土壤受到雨水浸透后,沿坡面发生多出滑坡和崩塌,在较大面积上造成了土壤浸蚀。春季风大,也会造成一定的风蚀,所以在蛇岛环境保护中,首先要保护好蛇岛的植被。
总之,蛇岛土壤是在蛇岛生态环境中生物、气候、母质、地形和年龄等成土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历史自然体,蛇岛土壤的基本特点和性状正是由于岛上特有的生态环境作用下,逐步演变而形成的。因此我们保护蛇岛,保护蛇岛蝮蛇,必须从保护蛇岛土壤开始,进而保护蛇岛蝮蛇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大自然这一宝贵物种在蛇岛经久不衰永续生存。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80-34612.html

上一篇:又上蛇岛
下一篇:敬蛇畏蛇!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