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光琰(1920年9月15日-1968年12月11日),石油化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催化剂在石油加工工序的应用。萧光琰是中国石油化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今年恰逢他百岁诞辰。
萧光琰生于日本,青年时期移居美国学习、工作。194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研究生,后担任助教、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47年8月起,在印底安那州美孚石油公司工作。
1950年12月,带着在美国从事石油工作的经验和科研资料,萧光琰怀着建设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毅然回国。1951年到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萧光琰怀曾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所第一届和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兼任旅大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当选为辽宁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他曾领导并参加了催化叠合、催化裂化、固体酸催化剂等研究课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报告和论文29篇,对该所后来发展成为石油研究基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64年,他积极参与氢异构裂化催化剂的研制工作,并取得成功。他十分重视提高科研队伍的素质,热情参与中国石油科研规划的制定和科技队伍的培养工作。他对年轻同志要求尤为严格,所指导的专业科研人员,不少人成为我国石油科研领域中的骨干力量。
“文化大革命”中,肖光琰受到严重迫害。1968年12月11日,服安眠药自杀,终年48岁。其妻随后携女亦自杀身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肖光琰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