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于学术而言,应不以众人或吾之好恶而歪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学术自由的前提,不唯命、不唯上,应该是做学问者的伦理底线。而“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也应是我所追求的了。
不过,在现实世界,往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方面,在内容方面,有些学者做学术强调需要进行跨学科融合;另一方面,在思想和价值方面,却总在试图建立一层安全保护膜,就像“围城”一样保护自己所谓的“思想价值血统”,防止它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这种进退维艰的处境,不知道有多少学者感同身受?
如果没有一群充满活力、勇猛精进的学术人,没有一种具有创新意识和稳定的学术传统的话,在学术领域之中,要建设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将变得加倍艰难。
然而,诸多的业障加持于世间,反而萌生起一种向往。就像苦行僧一般,要忍受诸般苦难与无奈,只为那心中最纯粹的追求。在沉潜起伏的学术人生中,珍视一切的美好与德行,修行出一副“知行合一”的身躯。在自我学术观念兴起时作为旁观者。观察自己的学术观念就像观察天空中的白云一般,任云卷云舒。当每个学术观念兴起时,能够注意到这个学术观念,进而超脱自我思维的束缚,成为自由的心智。
试着去尊重和吸收“百家之言、百花之香”,尝试着去推翻和否定自己。思可相反,得须相成——这不仅会增加自己的学术自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己剖析真相、追求真理的勇气。当任何一个学术观点都可以被自由讨论之时,形成的学术氛围方才是富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体现在对自我、对历史和对世界的勇于担当之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