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fei86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fei863 道法自然,道即合理

博文

说文解字——教学相关术语篇

已有 3629 次阅读 2012-1-12 15:26 |个人分类:点滴记录|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首先讲一个小故事:某日问及某生某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习情况如何,学生回答说:听不懂老师讲的课。我问:老师是
用英语讲解的?学生答曰:非也,汉语讲授。我思考良久。
很多时候在讲课中,有些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神秘化了,导致很长时间提及时总是把握不了要点,实际上人们历来强调
“名正言顺”,有很多专业术语的解释被术语化了,所以很多初学者紧扣定义也总是不能了解其本质内涵。特别是在教学过
程中能够让初学者养成一种深层次理解、追究含义的习惯,有助于今后的专业或非专业知识的学习。
现整理如下,欢迎大家指正。
1.格式化:按照给定的格式进行重新规划(变)。
一提及“格式化”很多学生便解释为磁盘的格式化操作,殊不知已被“术语的专业解释”毒害了,其实万不可将其神秘化,
在各行各业具有类似的术语,如规范化,标准化等与之有类似之处,特别是在后续的vc++中字符串类中有一个格式化的方法

2.理解:按照给定(已掌握)的道理解释(决)当前遇到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把握、解答,主要原因是知识的断层,在他的脑海里找不到解释这个问
题的已知模型,所以需要强化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将定义解释定义的习惯。
3.学习:会一种思考(行为)的惯。
自古以来我们若想进步,都在不断的学习中。应作何解释才能到出其真谛?我这里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会,比较赞
同曾仕强教授的解释:习惯。实际上,细想一下,不能发现我们之所以进步了,就是我们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发生变化了
,与以前不一样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便是其中的道理,如果一个学生经历了大学本科的四年训练,还是与高中时代
一样的为人处事、学习知识的方式而只是知识增加了不少,这种大学教育注定是失败的。让学生平时有意无意的利用刚学到的新知识来指导实践,久而久之变一切新知识都释然了,知识变成了智慧。
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变成编写知识的那些人,当然不是肉体,而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思维方式(习惯)。
4.学而时之:中的“习”解释为“习惯”。
很多人都将此句中的“习”解释为“温习”,当然也有些许道理,但若解释为“习惯”可能为更容易对今后的学习做出具体
的指导。大家都相信:习惯成就未来,习惯决定成功之类的口号。实际上,我们温习的目的也是将这种知识变成我们的一部
分,所以,解释为习惯,更为一针见血。
5.教学:教育对象学会一种习惯。
与3,4同。这里更多的是给老师的建议:老师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的地点在一定的时间约束一定的人群学会一定的知识。很多
人将老师的作用限定为只能培养人才,不能培养天才。所以,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发现、解决问题的理念影响给
学生。让他们自觉不自觉的也拥有这种习惯。实现知识和智慧的传承。
实际上,不管何种解释,重要的是要看能否较好的用于指导学生后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内功(学习理念)。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或提出更好的建议或术语的新解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8909-528338.html

上一篇:随感杂想:所谓的科学研究方向
下一篇:一语点醒梦中人:用最多的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偶尔做下自己想做
收藏 IP: 125.46.3.*|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