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xiu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xiuhong

博文

“后拉登时代”的美国和地球……

已有 3632 次阅读 2011-5-3 00:12 |个人分类:地球人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存, 地球人, 拉登之死

“后拉登时代”的美国和地球……

地球大学校长 任秀红

 

今天最大的新闻,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同学宣布本拉登被击毙!

 

这说明地球上一个"后拉登时代"已经来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本拉登确实对美国影响不小,而地球人都知道美国对地球的影响,所以说本拉登之死代表着一个后拉登时代的到来,不过分吧?

 

在美国看来,本拉登是恐怖分子的代名词,那么,消灭了本拉登之后的美国和地球,将会向什么趋势发展?是更乐观的和平安宁呢?还是更悲观的混乱不安?

 

本拉登虽然死了,但是产生本拉登的土壤即条件仍然存在。最根本的条件是:在地球上一些人多地少的国家和地区,人口过多导致该地区生态失衡,从而直接威胁该地区的地球人生存。但是,该地区的地球人学习信奉的是一种多年以前在人少地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而这种传统文化没有意识到现在生存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变化为人口过多导致生态失衡并且导致资源难以满足更多人口的生存需要的生存环境条件了。在这种人多地少的生存环境条件下,该传统文化还是鼓励多生多育,势必会生产出更多人口并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生态失衡和人口生存困境。为了生存,该地区必然会发生对资源争夺的内部冲突,导致一部分人口对另一部分人口的杀戮……

 

  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相对而言对于人多地少国家因为生存资源缺乏而冲突争斗的认识不深。所以,当该地区内部的地球人相互发生冲突和彼此杀戮时,美国认识不到该地区的问题根源是过多人口因为争夺生存资源而导致的,却只根据美国自己错误的价值判断为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不公平而导致的,从而会在同情弱者的名义下进行干预,就像现在对利比亚发动战争,以及美国历史上对许多地区的干预一样。

 

在传统武器时代,这些地区的地球人和拥有先进武器的美国人相比,可能会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在科技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借助于科技的力量,现在的个人已经具有了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个人都具有的空前巨大力量,即强弱转换已经非常容易:“9.11事件”中,个人把飞机本身当作武器就是一个强弱转换或小胜大的典型事例!而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强弱相互转换的情况还很多很多……

 

所以,人口过多导致争夺资源的内部冲突杀戮,内部冲突杀戮会导致美国的错误干预和把祸水引向美国自己,在科技使个人力量极大提高的条件下,美国会招致越来越多的攻击并且会连累与美国有联系的一切国家和地区,也即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后拉登时代”,也许会有更多的个人甚至组织会成为“拉登第二”、“拉登第三”等,美国和美国以外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许会面临更多危险而不是安全……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后拉登时代”,美国和地球上其他国家真正有效化解风险的对策在于,是从真正关爱所有地球人的目标出发,在本国以及帮助其他国家或地区多建设学校,并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和其他无形学校如地球大学等的教学作用,促使更多的地球人尤其是女性既学习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也学习能够了解包括宇宙地球自然环境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一切知识在内的地球人学,从而能够充分理解人类本身和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也能够真正理解本民族或本国国民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人都是地球人,都需要地球上的生存资源生存,但是地球上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本地区的人口数量过多超过了本地区的资源环境可以提供的生存资源,那就必然会发生争夺生存资源的冲突和战争!而在个人力量空前强大的今天,这种战争的结果没有真正的赢家,只能是多输多负的结果。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打死本拉登和卡扎菲的儿子孙子以及其他许多地球人,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没什么好祝贺的吧?奥巴马同学及其他美国人应该好好读读老子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言行,否则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也许会给美国和地球带来更大的危险。自正正人,方能真正化解风险……


 

 所以,按照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合理地规划安排本地区的人口生产,使人口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匹配和谐发展,达到生态平衡和天人和谐的状态,才是从根本上消除产生新的本拉登的有效对策,才能真正保障该地区居民的生存需要和平安健康幸福的生活需要,也才能真正实现该地区和整个地球的长久和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7627-439726.html

上一篇:学生自我评价成绩价值更高!
下一篇:母亲与风险管理
收藏 IP: 61.185.9.*| 热度|

3 翟远征 吕喆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