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22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天上阿里 精选

已有 4501 次阅读 2022-8-7 18:56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天上阿里走单骑,

又见小蜂进日志。

但使分类青年笑,

不教物种无人识。


728日—82

记录人:国科大2022级硕士研究生,蒋雯

  长:达娃、吴清涛

7月28日

今日九点,我们在酒店吃了早饭,向科迦村方向行驶,准备在村庄周边进行采集。从普兰镇驶出,一眼望去,周围尽是荒漠戈壁,满眼灰褐色沙地。科迦村外的河道上方有一块平地,当地人种了一大片青稞,田埂边水渠里长满了各种野花。四周虽满眼荒凉,但田边有一条小溪,溪水哗哗的流着。我们就在小溪里打了一桶水,沿着田埂放置黄盘。由于开花植物相对较少,我们只能尽量将黄盘放在仅有的几丛花朵下,希望能引来一些蜜蜂。

728青稞田.jpg

青稞地

随后我们继续向村里前进,到了边境检查口。由于疫情防控,外来人员皆不能入内,我们之只好原路折返。回普兰镇方向中途路边有大片的草木樨,一串串的黄色小花吸引了许多熊蜂和分舌蜂。我们将车停在普兰现代农业示范园门口,在草木樨和紫花苜蓿上发现了许多熊蜂。风渐渐大了起来,一些小型蜜蜂只是嗡嗡嗡的飞着,偶尔在小小的花朵上停留。我们满耳的嗡嗡声,挥起扫网,进来的却大多是熊蜂。吴老师深入到林子里扫了一圈回来,倒也能扫到一些分舌蜂。于是我俩分工,吴老师扫回来一网兜,我快速装管,并将一些熊蜂装入液氮罐中。

728风吹麦浪.jpg

风吹稞浪

随后,我们驱车来到中印边境检查站附近。河道周围皆是花期已过的大蓟,我们原已打算返回,突然发现有些许隧蜂贴着地面盘旋。我们分头蹲守,一会儿也抓住了些许。傍晚,风沙越来越大,我们回到科迦村附近,发现了两只旱獭在山坡上放哨。见空中有胡兀鹫在盘旋,吱吱的叫声响彻山谷。我们连忙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幕。

728大蓟.jpg

大蓟

728旱獭.JPG

旱獭

728胡兀鹫.JPG

胡兀鹫

7月29日

今日九点,我们驶出普兰县,打算前往札达县。刚到检查站,民警朝我们挥着手喊:“核酸,核酸!”。我们面面相觑,一拍大腿,忘记离开边境县是需要做核酸这件事了,只能返回县医院做核酸。哪知医院要到10点半才开始进行核酸,我们便只能先排着队。直到十一点多,才做完核酸,继续上路。此时已临近中午,只有遥远的天际环绕着层层叠叠的白云,头顶的烈日毫无遮挡的炙烤着我们。一路盘旋,翻越雪山,进入札达县界内,四周逐渐开阔起来。

729.jpg

前往札达

我们沿着河道接近札达县城。放眼过去,尽是黄沙土林将县城环绕在中心,格外壮观。扎达土林地貌是阿里地区的一大奇观。这里的远古大湖湖盆和河床,历千百万年的地质变迁形成河湖相。札达附近几百平方公里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迥异,还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

729奇幻的岩石.jpg

奇幻岩石

729干涸的河道.jpg

干涸河道

天气渐渐的阴沉下来,我们将车停在一片沙棘地边。一阵大雨倾盆过后,太阳又重新烘烤着大地。我们钻入沙棘地,发现往年能采集的河道边花朵寥寥无几。我们只能沿着河道继续寻找,终于在托林镇的一大片干涸的河床上发现了一片黄花草木樨,吴老师告诉我,清涛黄斑蜂就是在这里发现的。我们立马挥动扫网,来来回回,终于采集到一些黄斑蜂和切叶蜂。

729停车休息.jpg 

停车休息

729沙棘.jpg

沙棘

7月30日

今日,我们原本计划继续在札达周边采集。但昨夜的雨下得不停,整个上午仍然滴答着小雨。我们只好先在宾馆楼下的藏餐馆喝着酥油茶,等着天晴。

临近中午,雨终于停了,厚厚的云层偶有漏出一小片蓝天。我们朝着古格王朝宫殿遗址方向,寻找适合采集的生境。在托林镇札布让村附近,我们找到了一片湿地,里面有一些黄花草木樨和紫花苜蓿。我们穿上胶鞋,淌过湿地,在那仅有的一小片花丛中发现了一些黄斑蜂和切叶蜂。我们拍了会儿生态照,在这片札达难得寻到的引蜂花丛中全力挥动扫网。

730札达生境.jpg

札达生境

730黄花草木樨.JPG

黄花草木樨

730紫花苜蓿.jpg

紫花苜蓿

730白花草木樨.jpg

白花草木樨

730黄斑蜂.JPG

黄斑蜂

730古格王朝遗址.jpg

古格王朝遗址

730札达土林.jpg

札达土林

临近四点,乌云又渐渐聚集,风也呼呼大作。我们只好结束今天的采集,顺道加了油,便回到宾馆整理标本。

730黑云压城.jpg

乌云压境

730夜幕降临.jpg

红旗飘飘

730整理标本.jpg

整理标本

7月31日

今早八点半,我们在札达县吃了早餐。热腾腾的小笼包为我们今天赶路加满了油。我们哼着小曲,驶出札达县城,前往日土县。沿途,我们终于见到了大群的藏原羚和藏野驴,我激动不已地按着快门。进入噶尔县,我们翻越海拔5300米的雪山。我们在垭口停车休息片刻,仍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积雪。许久没能亲手触摸到雪的我,捏了一个雪球包在面巾纸中,一路把玩。握着冰凉的雪球,我的手心彷佛是炙热的铁块。不一会,雪球便无影无踪,只剩下我湿淋淋的手。

731清晨出发.JPG

清晨启程

731皑皑白雪.JPG

远山白雪

731翻越雪山.JPG

翻越雪山

731黑颈鹤.jpg

颈鹤

731藏原羚.jpg

藏原羚

731彩色岩石.JPG

彩色山岩


驶出荒芜的土林岩山,从高山荒漠到高寒草原,我们进入日土县。植被逐渐丰茂起来,有大片的牧草,却鲜有盛开的花朵。我们在日土宗遗址周边寻找吸引蜜蜂的花丛,终于在德汝村找到一小片斜茎黄耆。我们贴地挥动扫网,仅收获少数几头。

天气也阴沉着,逐渐下起大雨。我们只能先进入县城,期待明天是个晴朗采集日。

8月1日

今日,我们沿着班公湖向多玛乡方向行驶,寻找适合采集的生境。

清晨的班公湖还被笼罩在厚厚的云层之下,幽静的湖面偶有几只棕头鸥飞过,为这片静谧增添几分活力。我们迎着从云层中漏出的阳光前行。周围尽是荒漠沙山,偶有几簇草零星散落在山坡上,却鲜有开花植物。临近多玛乡,我们仍一无所获。吴老师也非常纳闷:往年至少能寻得几片开花的大蓟,有所收获;今年却格外荒芜,几乎寸花不开了。

801清晨的班公湖.JPG

班公湖清晨

801远山飞鸟.jpg

远山飞鸟

801藏野驴.jpg

藏野驴

801捞钩虾.JPG

捞钩虾

我们只能从多玛乡折返,回到昨天德汝村外的那一小片斜茎黄耆地。恰好,中午的阳光渐渐拨开云雾,扫去花朵草叶上承重的露水。终于,有些蜂被吸引过来忙碌着采蜜了。我们也终于能够忙碌起来,贴着地面捕到了些许黄斑蜂、褐背分舌蜂以及一些小蜂。

下午三点,天空又飘起了雨丝,我们在车内等待了一会,见天气仍无转晴的迹象,便早早回到宾馆处理标本。我也尝试着用微距镜头拍摄小蜂。一番倒腾,也还算有了几张稍清晰的小蜂照。 

801小蜂标本.jpg

金小蜂虫体

801小蜂标本2.jpg

金小蜂虫体和翅

8月2日

昨日在日土周边的采集,实在是让我们有受挫感。面对大片的荒漠我们也无从努力,只好早早地吃了早饭,向改则县出发。今天算是开始踏上归途,今后将离北京越来越近。阿里地区的公路都很新很平坦,只有随处设置的区间限速能克制住我们赶路的急切心情。路过赤左藏布,大片的绿色草地映入眼帘。河道两边丰茂的植被吸引我们停住步伐,尝试着捞了一些钩虾。赤左藏布河道沿岸有大片灌区和牧场。干流沿线人口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好,是噶尔县主要农牧区。

802区间测速.jpg

区间测速

802眺望美景.JPG

眺望美景


802赤左藏布.JPG

赤左藏布

802湖边的羊群.jpg

湖边羊群


802捞钩虾.jpg

捞钩虾


从噶尔县至改则县,沿途植被类型单一,大多是牧草区,很少有吸引蜜蜂的开花植物。傍晚五点,我们进入改则县物玛乡,瞥见路边有一片开得正盛的小黄花。我们停车观察,发现这是一片秋拟鼠鞠草,耳边的嗡嗡声格外熟悉。定睛一看,果然有些许熊蜂在小黄花上忙碌着。我们迎着大风,费力地捕到了几十头熊蜂和褐背分舌蜂,总算不是空手而归的一天了。

802牦牛.JPG

牦牛

802晚霞.JPG

晚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1350339.html

上一篇:Journal Club:不同海拔热带昆虫的高温耐受性研究
下一篇:2022年夏季新疆三调科考:采集工具
收藏 IP: 59.109.218.*| 热度|

6 康建 刘坤 郑强 周忠浩 钱磊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